鄭州市經三路某小區居民自費加裝6部電梯,近期投入使用,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以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居民們要求所住樓房加裝電梯的呼聲越來越高了。
由于歷史原因,城市中相當一部分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或者更早的居民樓,大部分是沒有電梯的多層樓房,里面居住的多是老年人。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居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自發地在自己居住的小區加裝電梯,這是群眾合情合理的訴求。
但加裝電梯的小區再好,也是“人家的小區”。畢竟對于大多數還居住在老舊小區的人們來說,每家拿出數萬元錢集資加裝電梯,不是一個小數目。對于生活負擔較重的居民來說,只有羨慕的份兒。至于靠著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的居民,集資加裝電梯,只能是一種奢望。
給自己居住的小區加裝電梯,不僅僅是資金的問題,還有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等手續的申請、批復等問題。怎樣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的地方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經驗。據有關資料顯示,北京、南京、杭州、福州、西安等城市已出臺了政策,實行政府財政資金補助,金額10萬元至20多萬元不等。
杭州市在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每臺補助20萬元的基礎上,還出臺了一系列暖心舉措。其中包括推進試點項目建設,引導電梯廠家研發老舊小區改造專用電梯等。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推進健康養老產業轉型發展方案若干政策和產業布局規劃的通知》中明確要求,“鼓勵各地采取政府補貼、產業引導和業主眾籌等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老舊居住小區和老年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優先安排貧困、高齡、失能等老年人家庭設施改造,組織開展多層老舊住宅電梯加裝”,正面回應了人民群眾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呼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省實施了不少民生工程,深得民心。在怎樣盡快滿足群眾對于老舊樓房加裝電梯需求這個問題上,相信政府有關部門能夠盡快制定出讓老百姓叫好的實施細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