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與廣告
上海電梯
《上海電梯》創刊于1988年8月,是我國電梯行業辦刊最早的雜志之一。因為它一直堅持以電梯技術理論和應用技術為主的辦刊宗旨,受到國內電梯企業和相關企業及廣大讀者的...
埃略凡特文化傳播DM雜志
2009年1月創辦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傳播廣告》。它不僅能擴大電梯企業向社會各個層面,尤其是房地產企業和物業單位的信息傳播和全面交流;也讓房地產企業及物業公司從...
2018年電梯展會議:既有建筑加裝電梯存難點
既有建筑加裝電梯在2018上海電梯展展會上受到熱議和聚焦,各大整機制造商推出不少領異標新的加裝方案,從宣介上看,解決方案似乎包攬萬象、輕松自如。可是,既有建筑安裝電梯涉及現有建筑的設施和環境,很多問題不是制造商能夠自行解決的。比如淺底坑情況下,如何保證轎廂護腳板的垂直尺寸能夠在轎廂到達最低位置時(完全壓縮緩沖器),與相關部件、地面不發生干涉?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否為檢驗機構認可?如展會上很多企業的宣傳方案都標榜其技術能夠適用淺底坑、甚至于小于300mm的淺底坑。對此,有觀眾發問,“檢驗機構能夠通過嗎”?
2018電梯質量安全國際研討會現場
展會前一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種設備局主辦“2018電梯質量安全國際研討會”,行業領導在主題發言中,就提到“做好既有建筑加裝電梯的適應性工作”是電梯行業當前面臨的四大主要任務之一;監管部門領導也在“監管的壓力和挑戰”講話中專門提到“淺底坑等技術需求”。可惜撼技術易撼“規矩”難!有企業曾經按照原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的要求申請相關用于淺底坑條件下的技術方案和實施例申請,并按照其要求一步步做了大量工作,但最終得到檢驗機構不允許的答復,監管層也再沒有了下文。
可見,既有建筑加裝電梯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涉及監管、檢驗甚至安全技術規范的調整,看來,對于既有建筑加裝的電梯,來自市場、行業企業、監管層、檢驗機構的壓力和挑戰的確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