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電梯用的零部件絕大多數是我們公司生產的!”17日下午,在寧津縣電梯產業推廣宣傳座談會上,寧津三立電梯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波,一語道出了寧津縣電梯產業在全國市場中的位置。
大眾網記者采訪得知,今年的1—10月份,寧津全縣規模以上的電梯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了38個億,占到了江北市場份額的30%。這一切驕人的成績,既離不開寧津縣電梯人的自我摸索,更離不開當地政府部門在政策、人才和資金上的扶持。于是,經過30年摸爬滾打,寧津縣的電梯產業,從家庭小作坊到規模企業、從零部件加工到整梯制造、從低端生產到研發創新、從傳統營銷到現代營銷,最終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的“4連跳”。
第一跳:從家庭作坊到規模企業 政府走出“三步棋”
時光倒退30年,那時原山東寧津電梯廠的一部分業務員另起爐灶,于是產生了20多家從事電梯零部件加工的家庭作坊。但由于家庭作坊的規模都比較小、生產設備也很簡陋、再加上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逐漸地失去了市場。
面對這種讓人痛心的殘局,到了2004年,寧津縣的政府部門膽大心細,依然走出了扶持產業跳躍式轉型的“三步棋”——成立了寧津縣電梯產業推進工作小組;出臺《關于全面推進招才引智工作的獎勵辦法》,投資近億元建設2.3萬平方米的人才公寓;設立5000萬元的企業流動周轉金。
政府“筑巢”,“鳳凰”很快就飛來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前后有200多名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才,加入到寧津電梯產業的隊伍之中,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國家和省科研院所的近百位專家教授,也欣然來到企業進行指導和培訓。山東迅捷電梯有限公司、寧津欣達電梯部件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加足馬力,申請到了A級或C級的生產許可證和電梯安裝維修保養的資質許可證。山東富士制御電梯有限公司、山東博爾特電梯有限公司和山東萊茵艾佳電梯有限公司更是當仁不讓,至今一直穩坐山東省電梯年產銷量的前三甲。
談及各家公司的看家本領,山東萊茵艾佳電梯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李安生最為積極,他熱情地告訴大眾網記者,電梯的核心部件是控制器,這一直是國內電梯行業發展中一個難啃的骨頭。但在縣政府的支持下,公司通過與德國萊茵電梯公司的合作,在引進技術的同時利用自己的科研人員抓緊研發,現在生產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價格比市場上便宜了10%左右,使用年限也從原來的10年延長到了15年。
第二跳:從零部件加工到整梯制造 部門打出“組合拳”
此前,寧津縣的電梯產業,以生產和加工零部件為主,為三菱、富士、東芝等國內外的電梯品牌配套。但一些企業因為沒有產品認證和許可證,一直被擋在市場之外,附加值和生產效益上不去,只能“跑龍套”。
為了突破整梯生產的瓶頸、打造出一條電梯黃金產業價值鏈,2010年,寧津縣政府終于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出臺《扶持電梯產業發展獎勵政策》;建立了1000畝的電梯產業園和電梯零部件產業園;組建電梯協會,出臺《寧津縣電梯行業自律公約》。
有了政策和土地,產業的發展似乎抹上了一層催化劑。僅僅用了3年,寧津縣的電梯整梯企業就達到了8家,有的企業整機生產能力已經提升到了1萬臺,年銷售收入達到了5個億。此外,在電梯協會的管束下,寧津的電梯企業相互交流、技術共享,解決了行業間的惡性競爭,同時,協會還建立了電梯產業聯盟,組織企業與外界進行交流合作,推動了寧津電梯企業在驅動系統、控制柜等核心技術上的提升。
在這方面,進步幅度最大的企業當屬山東富士制御電梯有限公司了。該公司與蘇州默納克控制技術有限公司、金泰德勝電機有限公司聯合,開發了7m/s的電梯,成為了全省唯一一家生產50層以上高速電梯的企業。此外,該公司開發的電梯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可以實現對電梯的24小時監控,并且可以看到電梯的使用高峰期在哪一時段、哪一層的使用頻率最高,一旦發生故障,可以精確到故障的具體位置,并通過短信的形式發送給維保人員。該公司的董事長劉立新說:“對電梯的服務將是未來行業間的一大競爭點,我們開發這一系統的目的,也是為了給今后的發展做準備。”
第三跳:從低端生產到研發創新 打響26個品牌
2009年之前,寧津縣的絕大多數電梯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以貼牌生產為主,處于產業鏈的最低端、價值鏈的最末端。為了解決這一窘境,寧津縣的政府部門喊出了打造電梯產業寧津品牌和申報創建山東省優質電梯產品生產基地的口號。
寧津縣的政府部門喊出這樣的口號,是底氣十足的。首先,寧津縣財政拿出8000萬元,設立了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和科技金融風險補償基金;其次,建設了電梯質檢、研發、培訓中心和電梯產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出臺《關于推進全縣電梯物聯網建設的實施意見》,推進“互聯網+電梯監管”的項目建設。
那么,在政策、資金的支撐下,寧津縣政府部門的口號,是否轉化成實際內容了呢?事實證明,寧津縣主要電梯企業的創新成果最為突出,并呈現出了齊頭并進的良好態勢。目前,寧津縣電梯產業注冊的商標數量已經達到了26個。山東富士制御電梯有限公司,研制生產出了被譽為“電梯大腦”的控制柜,一舉打破了國外對該產品的壟斷;寧津三立電梯零部件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HB系列液壓緩沖器,使用惰性氣體代替彈簧,使得垂直電梯的安全系數提高了一倍以上,填補了國內的空白;山東博爾特電梯有限公司研發的太陽能電梯已經投入市場,創造了又一個世界第一。
第四跳:從傳統營銷到現代營銷 實現市場的擴圍
“我們公司的產品,不僅在國內賣得很火,而且在2011年已經出口到了蒙古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17日,山東富士制御電梯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劉立新欣喜地說。大眾網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寧津縣主要的電梯企業中,能夠成功打開國外市場的企業非僅此一家,其它的像寧津三立電梯零部件有限公司、寧津縣德威利電梯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并不遜色。
其實,這一系列戰績創造的背后,更是離不開政府部門的鼓勵和企業的自我創新。一是政府部門決定,對出口50萬美元以上,并且同比增幅超過50%的外貿企業給予支持;二是出臺《電子商務發展扶持辦法》,線上線下相互結合;三是各電梯企業更加注重研究個性化的消費市場。
現如今,互聯網成了寧津電梯企業進行產品銷售和展示的舞臺,大家紛紛加入阿里巴巴和中國制造網等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使得寧津的電梯企業在打開國外市場的同時,又進一步打入了網絡市場。與此同時,寧津縣的電梯企業又瞅準了一大商機——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并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人性化的設計,相繼推出了別墅電梯、自動人行道、高速電梯和智能語音控制電梯等新產品,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回首過往,寧津縣城的電梯產業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既在于所有寧津電梯人的埋頭苦干,更離不開寧津縣政府部門的主動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