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居民住宅電梯安全評估”是今年本市20項民心工程之一,日前,區市場監管局對全區61臺老舊居民住宅電梯開展全面評估,由評估機構統一為區內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老舊居民住宅電梯開展“免費體檢”,排查安全隱患,為下一步的“對癥治病”做好基礎性工作。
在大直沽街道碧波園小區,檢查人員冒著酷暑走進機房和各電梯間,對小區5臺17年“高齡”的電梯開展安全評估工作,實地查看了電梯各項指標運轉和實際運行情況。對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可當場整改的要求使用單位立即整改,對需要進行維修改造的逐一做好記錄,對危及安全的重大隱患評估后立即與使用單位、維保單位協商采取措施,確保電梯安全運行?!袄吓f電梯多數零部件都已達到使用壽命期限,電子元器件、線路、安全保護裝置磨損老化嚴重?!睓z查人員告訴記者,“產品性能下降極易導致錯層、停梯、關人等故障頻發。另外,早期電梯技術含量低,控制系統、機械結構老舊,產品可靠性較差也是導致電梯故障原因之一?!眳^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與日常定期的電梯檢測不同,這次對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免費體檢”,是進行安全檢測評價,根據檢測的結果提出繼續使用、維修改造或報廢更新的意見,比如哪些零部件有問題,怎么進行技術維修等,為后續的更新改造等提供依據。評估需要綜合考慮產品質量、使用環境、磨損情況和管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對于“體檢”不合格必須更新的老舊電梯,質監部門將要求立即停止使用。
除了設備本身的問題,使用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導致老舊電梯出現問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評估完成后,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要求物業公司和維保單位積極做好檢修的各項保障工作。“多數老舊電梯所在樓盤小,物業管理費低,安全投入不足,物業公司管理不規范。” 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電梯的定期檢驗是每年必須做的,是法定義務,我們依據安全技術規范,在電梯維保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每年都會對電梯當前狀況進行查證,檢驗重點是安全保護裝置和安全功能,判定電梯是否可以合法運行,確保電梯達到最基本的安全要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