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舊樓加裝電梯新政出爐,引入第三方參與協調協商,縮減申請程序……
{廣州對2012年頒布實施的《廣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行辦法》進行了完善,24日,廣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廣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辦法》和《廣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技術規程》進行通報。這標志著備受社會關注的舊樓加裝電梯新政正式出臺。
針對舊樓加裝電梯4年來出現的問題,新版《辦法》引入居委會、業委會等第三方協調機制,提供了可選擇參考使用的出資分攤比例系數,并拓寬了舊樓加裝電梯的資金來源,除了可以由業主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攤外,還可以申請使用住房公積金、專項維修資金等;將申請人分兩個階段提交申請改為一次性提交。
記者 趙燕華
業主協商不一致咋辦? 請居委會等協商調解
據統計,自2012年出臺《試行辦法》以來,廣州市國規委每年受理加建電梯規劃審批案件約400-600宗,并呈逐年上升趨勢。截至2016年7月,規劃部門共審批通過加建電梯的既有住宅約2500幢,實際上報批有3300幢,批出率為76%,市國規委負責人表示:“報裝不成功的主要問題還是業主間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針對增設電梯的關鍵和難點在于業主之間協商,新版《辦法》引進了協調平臺,其中第十四條規定:業主經過協商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可以請求居委會、原房改售房單位、業委會或者增設電梯咨詢服務機構等第三方組織協商或者調解,并由第三方出局協商情況說明或者調解意見。
《辦法》仍要求必須通過“雙2/3”業主同意才可啟動加裝。
申請流程是否有變化? 只需交一次申請材料
《辦法》縮減了申請流程。申請資料只要向國土規劃行政管理部門遞交。國土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及住房建設、公安消防、質量監督等部門職責的事項,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相關部門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反饋意見。
《辦法》還明確規定,既有住宅增設電梯項目不需要辦理規劃選址、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供地審批手續。
根據相關部門及公眾意見反映,在實踐中存在增設電梯施工安全監管不到位的隱患。為此,《辦法》明確,由屬地鎮(街道辦)對相關建設工程情況納入網格化管理。
加裝會有財政補貼嗎? 原則上不給予補貼
對于高層住戶和低層住戶爭議較多的出資和維護養護費用分攤比例,此次《辦法》給了官方參考分攤比例:以第三層為參數1,第二層為0.5,第一層為0,從第四層開始每增加一個樓層提高0.1個系數,即第四層1.1,第五層1.2,第六層1.3,并依此類推出資比例;同一樓層各戶的出資比例可以按照業主專有部分占該層建筑總面積的比例確定。但這個指引是參考性的,不具有強制性。
《辦法》規定,舊樓加裝電梯所需資金,除了可以由業主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攤外,屬于房改房的,可以申請使用單位住房維修基金;可以申請使用房屋所有權人名下的住房公積金、專項維修資金;也可以原產權單位或者原房改售房單位(不包括財政撥款的預算單位)出資;或者社會投資等其他合法資金來源。
另外,市法制辦副主任劉慶國表示,原則上財政補貼是針對弱勢群體,加裝電梯屬于改善型需求,不應該動用納稅人的錢進行補貼。
多大范圍算嚴重遮擋? 正投影凈距小于6米
針對目前群眾爭議的增設電梯可能產生的損害補償,《辦法》明確了嚴重遮擋的界定、必要面積要求、景觀美化要求、消防要求及應急處置等技術標準。根據《技術規程》,增設梯井(或連廊)與本交通單元內住宅或相鄰住宅主要使用房間(臥室或起居室)窗戶的正投影凈距大于或等于6米,不屬于嚴重遮擋的范圍。
《辦法》表示,舊樓加裝電梯要進行批前公示,公示期不少于20日,這比原先規定的10日時限有所延長。
此外,對加裝過程中的電梯選用、安裝、驗收、使用登記、定期檢驗等工作也進行了規范。
按規定,業主應當共同委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管理電梯,受委托的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為電梯使用管理者。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在電梯投入使用前辦理電梯使用登記。
“華農模式”
裝了57臺電梯無一戶要補償
舊樓加裝電梯由于涉及業主協商、利益補償、報建等多個方面,推進過程中困難重重。不過,被譽為“華農模式”的范例卻讓廣州100多萬盼裝電梯的居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樣板、標準模式。
24日,記者到華南農業大學探訪看到,在兩大集資房改房小區里,加裝電梯推進很快,最早開始加裝電梯的茶山小區,加裝比例達到91.7%,隨后加裝電梯的嵩山小區,其加裝比例也達到了53.3%。目前兩個小區加裝電梯的數量達到了57臺,但沒有出現過一例業主要補償的情況。
記者采訪了幾位華農老教師,他們介紹了加裝電梯的成功經驗。
經驗1 學校重視
學校將支持茶山小區舊樓加裝電梯列入學校年度工作內容,還安排一位副校長兼管此事,并組建電梯建設工作小組,由后勤管理處、基建處,設備資產管理處,工會,離退休工作處的干部組成。茶山、嵩山住宅區電梯建設工作小組專職副組長杜校松告訴記者,加裝電梯的工程項目申報等,全由工作小組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無須業主奔跑。
經驗2 群眾參與
杜校松表示,整個加裝電梯過程中,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鄰里間總是有不同意見,但協商一致總能達成共識。
已經退休的盧吉祥老師長期協調茶山小區的加裝電梯事宜,他告訴記者:“整個過程中不是沒有發生矛盾。但我們都耐心地做工作,每棟樓都成立3人組成的專門協調小組,反復上門聽取意見,盡量滿足業主需求?!北R吉祥還記得,有一個梯已經建好了,但一個業主又來搞破壞,“本來我們可以去告他,但沒有采取這個方法。而是上門去商量,那位業主要求把鋁合金窗盡量降低,不擋住他家的采光。我們就去和建筑單位商量,把鋁合金窗位置降到最低,最后他接受了,又變成了參與戶?!?/p>
在茶山小區,今年已經85歲的華農原副校長張維球告訴記者,自己住在一樓,但卻是第一個簽字同意加裝電梯的,“這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好事,不應該反對。我簽字同意后,整個樓的業主很快全部簽字了?!睆埦S球表示。
經驗3 顧及業主利益
小區擬定了一個加裝電梯費用分攤方案。對一、二層住戶優惠,即一層住戶不列入費用分攤范圍,一次性交500元,日后的電費和維護費不用分擔,同樣享有電梯井管的共用分攤面積。二層住戶,分擔加裝電梯費用和日后的電梯使用費(即電費)的平均值,無須分擔電梯維護費。第二、三層以上費用分擔級差大,越高層的費用越大。此外,方案還對未出資參與戶敞開大門,今后5年內出資參加,按當年的分攤數額交費。
分攤系數
假設加裝一臺普通電梯花費30萬元,以一幢9層住宅樓,每層4戶(面積相同)為例計算
第九層每戶1.25萬元 1.6
第八層每戶1.17萬元 1.5
第七層每戶1.09萬元 1.4
第六層每戶1.02萬元 1.3
第五層每戶0.94萬元 1.2
第四層每戶0.86萬元 1.1
第三層每戶0.78萬元 1
第二層每戶0.39萬元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