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劉女士是知音閣小區15樓的業主。2003年,劉女士和丈夫相中了小區的房子,“當時覺得地理位置、小區品質都挺好的。”但接房時,劉女士只找到了兩部電梯(一部客梯和一部貨梯),比開發商當初承諾的少一部。
當時,開發商告訴她:“另一部客梯預留了電梯井,很快就會給裝上。”劉女士相信了。
現在13年過去了,第三部電梯卻絲毫沒有動靜。“如今,舊電梯三天兩頭出問題,每天最鬧心的就是坐電梯。”劉女士說。
記者了解到,渝海知音閣小區是一個獨棟樓,32層,每層12戶,共384戶,住著1000多人。居民樓內有兩部KONE牌電梯:一部客梯,限載10人;一部貨梯,限載13人。
現在,兩部電梯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電梯內的排氣設施也出現了損壞。“這兩部電梯經常壞,一個月壞兩三次。我們這棟樓里上班的人多,早上7點和下午5點電梯特別擠,要排隊。”家住19樓的張小姐抱怨,“這個貨梯說是能搭載13人,實際上站10個人就滿了。”
“最嚇人的是電梯經常出故障,還困了人。有一次電梯從20層下墜到10層,電梯里的大人和小孩都被嚇哭了。”說起電梯,業主們都很不滿。
為啥遲遲安不了?
購房合同里并未注明
拖了13年,業主為何不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小區業主說,當時說的三部電梯,實際上只是開發商口頭承諾,并沒有在購房合同中注明。“開發商遲遲不安裝第三部電梯,是想節約成本。”
據了解,知音閣小區的開發商為渝海實業公司。截至昨晚發稿時,記者一直未聯系到公司負責人。
小區目前的物管為重慶萬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5年前從渝海物業手中接管該小區。
物管回應>
舊電梯月內完成大修 新電梯已訂貨
物管公司經理陳桂同告訴記者,業主反映的情況屬實,該小區電梯確實存在未安裝第三部電梯的情況。在大廳一側,第三部電梯的電梯井也一直空在那里。
陳桂同表示,舊電梯出現故障是因為使用年限已久,他們正在進行大修,8月內完成。
陳桂同介紹,關于新電梯,他們已經在著力解決,經過協商,渝海實業支付新電梯費用的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由業主大修基金支付。預計年底安裝完成。
對于“剩下三分之二由業主大修基金支付”的說法,有業主表示不滿:“好多人都不知道這事。”對此,陳桂同表示,早在2015年7月,小區物管就張貼過公示,隨后還進行了挨家挨戶簽字,簽字人數超過2/3。
目前,電梯的預付款已經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