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寧波市老齡辦數據,至去年底,寧波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達131.6萬,占戶籍人口總數的22.4%,已經超過國際公認的代表城市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的“20%標志線”。
“近年來,市民對老舊住宅加裝電梯的呼聲不絕于耳,每年兩會,市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也都會提出相關動議。”市住建委物業管理處處長楊林福說,事實上,市政府也十分關注社會老齡化問題,對群眾提出的加裝電梯要求很重視,“為此,市住建委已兩次專程赴外地實地調研。”
住宅加裝電梯
看試點城市怎么做
近年,市住建委曾兩次組隊,赴試點城市實地調研住宅加裝電梯事宜。
第一次調研是在2012年,考察地是杭州。一位參與調研的人士告訴記者,杭州市2000年以前建設的老舊住宅因經濟條件、開發規劃、施工技術等因素的限制,加裝電梯困難重重。“而這些情況都與我市相似。”
去年6月中旬,市住建委物管處牽頭,再次組織市物管中心、市各區物業管理主管部門赴外地系統調研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目的地為溫州、福州。
溫州鹿城區已將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付諸實踐。據介紹,遵循“業主自愿、充分協商,公開透明、兼顧各方,政府指導、自主實施”原則,鹿城區由區住建局科技處牽頭,對4層以上(含4層)非城市規劃5年內需拆遷改造范疇,且滿足建筑結構安全鑒定要求以及有關建筑規劃和消防安全等規范、標準要求的無電梯住宅開展加裝電梯工程。同時,要求加裝電梯相應范圍內的房屋產權人全數簽署同意安裝的書面協議。
我市調研人員實地考察了鹿城米莉莎花苑和銀都花苑兩個試點住宅樓。其中,米莉莎花苑試點住宅樓低層屬于商用店面房,一樓為商場、二樓為辦公用房,建造獨立電梯的位置選在店面背后,對住戶的采光通風影響較小;銀都花苑采用三面觀光鋼結構電梯井道,外墻使用鋼化玻璃,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低層住戶的采光問題。
“福州市啟動加裝電梯政策研究更早。”市住建委調研人員介紹,目前福州實施的100多個住宅加裝電梯項目,以機關單位宿舍為主,遵循“業主自愿、公開透明、充分協商”“統一建設標準和建設程序”和“費用個人分攤,單位適當補助”原則。加裝電梯住宅除了需要滿足一些規劃、安全條件外,還需要有加裝電梯相應范圍內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住戶同意方可申請加裝工程。
“調研后,我們最大體會有四方面。”調研人員介紹,首先,費用籌集問題,“目前沒有現成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可依,試點城市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在實際操作上存在很大困難。”其次是利益平衡難。由于電梯安裝后在采光、通風、消防安全、管理維護、環境衛生及物業價值上產生的影響,往往同一幢建筑內住戶間意見就難以統一,同時還有可能遭到相鄰建筑業主反對。
三是客觀條件限制。受工藝、技術等條件限制,電梯占用的面積對早期建造完工的舊樓房提出了較高空間要求,老舊房很多并不能滿足加裝要求。同時,安裝過程中還要對可能涉及的自來水管、煤氣管道和電路等影響到電梯安裝的各種線路重新改管,“這又涉及到相關職能部門對這些管道進行遷管,實際操作非常繁瑣。”
“最關鍵的還有一點,”該人士補充說,就是各職能部門間的配合,“需要建立起一個聯合審批機制才能真正推動電梯加裝工作。”
政策落地前夕
寧波“上位”措施出臺
通過考察,調研人員既看到了加裝電梯所需要面對的困難,但同時也對如何出臺更接“地氣”的政策推動地方電梯加裝形成了想法。市住建委隨之開始起草并形成了《寧波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巧的是,就在我們征求意見時,省里出臺了《關于開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內容看,兩者基本一致。”楊林福說。
據介紹,《意見》首先明確的是可以加裝的范圍,即只要是符合“具有合法的房屋權屬證明,滿足建筑物結構安全、消防安全等有關規范要求,且未列入房屋征收范圍和計劃”這些條件的既有住宅,就可以以住宅小區、幢或單元為單位提出申請加裝電梯了。
加裝電梯,實際上已經改變了原房屋設計意圖,因此《意見》規定“由規劃部門召集建設、國土、消防、質監、環保、園林、城管執法等部門和圖審機構進行聯合審查”。這一審批工作機制既簡化了辦事程序,也是對安全、合理加裝電梯的一個保障。
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如何決策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意見》指出,“加裝電梯的服務范圍內產權所有人應當自主或者委托社區組織主持,依照《物權法》第七十六條規定就加裝電梯方案和電梯維護管理等有關問題進行充分協商,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并簽訂協議,同時妥善處理好住宅周邊相鄰關系”。
對此,專業人士解釋說,目前國內出臺加裝電梯政策的城市,主要有3種共同決策類型:一是單元業主“全體簽字同意”制。但從實際實施情況看,由于低層業主積極性不高導致推動困難,實際實施成功的案例不多。二是單元業主“三分之二簽字同意+公示”制,廈門、福州、廣州采取了這種做法。三是按幢的“三分之二業主簽字同意”制,目前,只有上海這樣規定,但政策實施效果也很不理想。
“從國內實踐看,單元業主‘三分之二簽字同意+公示’制是比較可行的,所以我們也采用了這個方式。”該人士說。
因為資金籌集及分擔有較大“彈性”,《意見》的規定是:資金由業主承擔,業主可以申請使用房屋所有權人及其配偶名下的住房公積金。一般情況下,加裝一部電梯需投入40萬元左右的費用。可以動用住房公積金外,“街道及社區組織可根據當地實際,提出經費分攤指導意見。”同時,規定“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地方財力對特殊困難家庭給予適當補助”。“可以看出,通過業主自籌、協商分攤是加裝電梯所需費用解決的根本性原則。”該人士說。
《意見》還有明確規定,“在原有小區用地范圍內加裝電梯的,加裝電梯后新增面積為加裝范圍內全體業主共有,不予按房屋辦理不動產登記,容積率增加部分不再征收地價款,免于補繳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及其他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值得一提的是,寧波轉發《意見》時還增加了‘可使用物業專項維修資金’這么一條,這將有效減輕居民負擔。”專業人士提醒說。
下一篇: 南京將舉辦電梯維修工技能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