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0歲的謝石璋師傅,住在杭州上城區新民村1號。昨天, 用門庭若市、賓客如云來形容他家的場面一點不為過。客人來了一撥又一撥,都為看一眼這個稀罕物——樓道里新裝的電梯。
比當年在倉基新村小區安裝的第一代,升級版接力式電梯除了更輕巧之外,還實現了由站著乘梯到“坐”著上樓的跨越。昨天謝師傅家的這臺,是第二代接力式電梯在杭州首次安裝。
8臺接力式電梯
花費20萬出頭
謝師傅說,自己花錢裝電梯是無奈之舉,也是考慮了各種方案之后最經濟省事的方案。
謝師傅80歲,老伴79歲,腿腳都不好,可偏偏住在頂層5樓。每天上下起碼兩三趟,這些年是覺得越來越不方便了。
那能怎么辦呢?“住了這么多年,不想離開這塊區域。就近換個1樓的房子吧,可找來找去沒有滿意的。也想過裝廂式電梯,一問審批手續好像很復雜,而且費用挺高,可能要四五十萬。”
謝師傅想來想去,想到了報紙上曾看到過的倉基新村的接力式電梯。“裝在樓道墻壁上的,而且不屬于特種設備不需要審批,只要一個樓道的鄰居們同意就可以了。”謝師傅還特地跑到倉基新村去試乘了一下,最后下了決心。
鄰居們一戶戶問過來,大家都同意謝師傅裝電梯,不過沒辦法分攤電梯安裝的費用。從1樓到5樓,8個折返,需要安裝8臺電梯,總費用20萬出頭,孝順的兒子女兒買單。
謝師傅說,畢竟電梯是加裝在樓道里的,很感謝鄰居們的支持,以后大家有需要也可以用。
第二代接力式電梯
輕松“坐”著上樓
安裝電梯的是浙江非常道樓道電梯有限公司,昨天傍晚的樣子,電梯算是正式安裝完成。
“非常道”副總李顯超告訴記者,第一代接力式電梯在杭州已經裝了不少,從最早的倉基新村到后來的十五家園小區,已經有上百臺,全國已經有近3000臺。而謝師傅家安裝的第二代在杭州還是第一例。
相比第一代,二代接力式電梯有什么新突破呢?記者仔細看了看,相比一代,二代接力式電梯緊貼樓道墻壁的組件更輕薄了。“高度降低了,厚度更薄了,占用樓道空間也更少。”李顯超介紹。
第一代電梯,按一下按鈕,一個踏板就會從電梯壁上彈出,人站上去,抓住扶手,推動按鍵,踏板就緩緩上行或下行,松開按鍵電梯就停止。而第二代電梯則兼具了站和坐上樓兩種方式。“我們也接到了不少反饋,一些腿腳不便的老人希望能更舒適一點,能坐著就更好了,所以我們進行了升級。”李顯超說。
在第一代踏板的基礎上,二代增加了一張帶扶手的座椅。如果要坐著,就可以把椅子翻下來。人從位子上下來后,座椅和踏板都會自動收起。電梯運行速度0.33米/秒,從5樓下到1樓,大約1分鐘左右。
記者也打探了一下,8臺電梯電費每年200元左右,維保費用每年每臺400元,每年維保費加電費合計3400元左右。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
杭州具體辦法仍在制定
截至2015年末,浙江有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984.03萬人,占總人口的20.19%。越來越多的老人會選擇居家養老,如何解決上下樓問題?前不久,浙江省建設廳等9個部門聯合下發文件《關于開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自2016年5月1日起實施,為小區加裝電梯(廂式)明確了完整的程序。
需要說明的是,《指導意見》所提的電梯指的是廂式電梯,屬于特種設備。而接力式電梯并不在此列。
《指導意見》雖然已經出了,但由于各地情況還有較大差異,還需要各地制定實施細則。昨天,記者聯系了杭州市危舊房屋改善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杭州市有關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具體實施辦法仍在制定中。
而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安裝廂式電梯還有許多實際困難。“廂式的肯定是更方便舒服,可是問題太多。”謝師傅說,第一個問題是對電梯的不同訴求。1樓、2樓的住戶沒有電梯需求,同時又擔心加裝電梯會有噪聲、影響采光等,往往對加裝電梯不積極甚至反對。第二個問題是費用。加裝一臺廂式電梯的費用在40萬元左右,需要鄰里分擔。但一個樓道里大家情況都不一樣,籌集費用困難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