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于上海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電梯展覽會上,日立電梯(中國)公布了“HUMANFRIENDLY(人性關懷,創造更美好未來)”的創新理念,并展示了基于此理念設計的HF-1概念電梯和日立自動扶梯及自動人行道解決方案。
HF-1電梯是日立電梯攜手日本著名設計師深澤直人的創新之作,著重對轎廂內部空間感設計、照明、樓層顯示器等細節進行了優化。日立自動扶梯及自動人行道產品利用智能安全的傳感檢測技術進行實時的異常監測,全面增加了電梯的安全性,還有專門為小孩和年長乘客設定的20米/分鐘的智能減速狀態。
無論是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在日立電梯看來,智能制造的直接指向是人文關懷,是基于以人為本的創新發展及服務理念。
日立電梯(中國)總裁水本真治解釋道,“我們所理解的創新,不僅僅是以技術、產品為起點的創新,更是以需求為起點的創新。我們希望讓人們在城市中的移動變得更為舒心。因此,我們將設計和技術充分融合,來滿足人們的無意識行為,并將其融入到產品和服務中。”
具體就電梯而言,要滿足現代社會人們對效率和舒適的追求,產品研發并不能局限于電梯本身,要立足于應對解決城市發展中的各類課題。日立電梯將以人性化理念為基點,集合社會力量提供各種優質的解決方案,全面推進以電梯為首的樓宇系統事業,通過創新技術的運用,充分滿足乘客安全舒適的需求以及無意識體驗的乘梯追求。
據了解,基于全新的理念,日立電梯將繼續加強舊梯改造、舊樓加裝、新型維保業務的事業發展,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促進對數據信息分析、服務支援配套的智能人性化建設,為乘梯安全加多一層智能化保險杠。(湯莉)
組建電梯應急 救援志愿服務隊
志愿服務隊由兩家電梯維保單位、9名專業電梯維保人員組成。宗旨為構建“和諧浠水、安全浠水”格局,彰顯奉獻、安全理念,建立電梯安全運行和及時救援體制。服務隊人員由維保單位推薦,嚴格按照5年以上維保經驗、取得T1或T2以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處置過一般以上電梯事故、愛崗敬業的標準審核批準加入。志愿服務隊職責包括:統一電梯維保服務著裝、每年不低于12次應急救援培訓、每季度一次電梯安全事故演練等。
英旭智能:電梯里可以視頻報警
” 企業名稱:杭州英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0年 注冊資本:200萬元 項目領域:致力于電梯物聯網產品、云平臺及APP的建設 見習記者 凌怡 “電梯吃人”的事件,曾讓人搭乘電梯時產生恐慌。英旭智能帶來的智慧電梯系統項目,將電梯運行數據遠程聯網,實現了困人自動報警。
2015-12-02 06:35
工信部:將編制發布推進船舶智能制造指導意見
最后,辛國斌要求各方面要從全面提升船舶行業國際競爭力、建設造船強國的目標出發,扎實推進船舶行業智能制造,重點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要加強對船舶行業智能制造的頂層設計和系統指導,編制發布《推進船舶智能制造指導意見》,指導不同基礎的造船企業穩步推進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以及智能工廠建設; 二是穩步推進船舶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2016年專項行動已經啟動實施,要指導船舶行業企業立足實際,...
2016-05-19 10:25
在電梯安全管理制度層面實現六大創新
”重慶市質監局黨組成員、局長助理宋炳寧告訴中國質量報記者,目前,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依據主要包括《特種設備安全法》、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重慶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以及相關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等。這些法律法規是針對包括電梯在內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普遍性規定,對于電梯這一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特種設備規范管理尚存不足,急需通過地方立法加以補充、。
2015-11-30 09:32
以創新精神推進電梯安全社會治理
這是黨和政府在社會建設理念、施政方式上的創新,也為創新解決政府部門監管難題指明了方向。對于福建省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來說,就是要通過積極創新探索,推動形成社會多元共治的電梯安全工作新格局。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是傳統的老城區,歷史上存在著老舊電梯數量多、電梯“老齡”化程度高、電梯故障高發、居民投訴量大等諸多問題。
2015-12-21 09:31
細化責任 編織電梯安全防護網
在南京市500余臺電梯上安裝電梯物聯網監控系統,實現部分公共場所電梯物聯網監控。 南京市質監局還與中國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促進會、杭州和廣州電梯應急處置中心等聯合研究編制《電梯應急處置平臺技術規范》,該技術規范為特種設備領域國內首部團體標準,標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參照總結南京等全國第一批96333。
2016-01-11 19:32
北京:“三無”電梯 政府救濟
將嘗試更多手段解決資金難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研究員董文勇認為,北京市推出的政府救濟機制,為“三無”老舊電梯治理探索出了一條新路。但考慮到北京市老舊電梯數量巨大,這種政策在實施中必須嚴格設定限制條件。
2016-02-23 07:52
半數以上高風險電梯位于老舊住宅區 更換誰來埋單
北京市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副處長陳輝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目前,全市約9.4萬臺住宅電梯中,使用期限達到10年以上的有2.6萬臺(占全市住宅電梯數量的27.6%),使用期限15年以上的4871臺(占全市住宅電梯數量的5.2%)。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到北京市海淀區八里莊北里小區進行了調查采訪,發現老舊電梯更換最難的還是資金歸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