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杭州有兩個小區的兩名大伯都遇到了電梯事故。一個因電梯突然墜落頭部撞了廂壁而昏迷了五六分鐘,一個被困電梯半小時而血壓上升。他們很后怕又很無奈。
小河佳苑 電梯突然下墜
大伯頭撞廂壁昏迷了五六分鐘
小河佳苑位于登云路和趙伍路交叉口,2004年交付,共有居民4000余戶。對于這里的居民來說,電梯老出故障是他們多年來的一塊心病。
杜大伯今年70歲,住在小河佳苑26幢2單元6樓。他的腿腳有些不便,入住7年來,單元樓唯一的電梯是他上下樓的主要工具。
前天上午10點50分左右,杜大伯從銀行回家,怎么都沒想到遇到電梯事故。大伯說,一開始電梯沒有什么異樣,可是上行到3樓時,電梯猛地向下墜落。由于毫無防備,頭撞到了電梯的廂壁上,失去了知覺。等杜大伯蘇醒時,電梯停在了2樓,看了下時間,發現自己昏迷了五六分鐘。
走出電梯后,杜大伯有些后怕:“幸好電梯只是從3樓掉到2樓,要是從6樓掉下來,我還有命嗎?”
他把自己的遭遇寫在紙上并貼到電梯里,希望提醒其他的居民注意安全。隨后,又前往社區和物業反映情況。
前天晚上,杜大伯看到幾名維修工在對電梯進行修理,但是他依然有些不安。昨天一大早,他又乘電梯上下樓測試了一下,此時電梯已經恢復了正常。
13部問題嚴重的電梯6月底前完成大改
采訪中,小河佳苑多名居民向記者表示,小區電梯困人事故之前發生多次。居民告訴記者,2014年6月,一名50多歲的大媽被困在9幢2樓,聯系了物業將電梯降到負一層才出來。
事實上,小區所在的長征橋社區關注電梯事故已久。2011年,小區以發生電梯事故43起,“榮登”杭州電梯事故率榜首。近年來情況有所好轉,但電梯事故仍時有發生。目前,由政府監管,社區主導的電梯安全改造工程正在進行。今年以來社區已經召開了30余次推進會,并在3月底開始,對小區里的28臺電梯進行了大修。
記者從社區了解到,接下來,小河佳苑中13部質量問題嚴重的電梯將進行大改,此次26幢2單元的電梯就在其中。
“我們小區多數電梯已經使用了10年以上,部件老化較為嚴重,因為電梯事故也比較多。”長征橋社區的張主任告訴記者,這13部電梯,除了電梯門、廂壁等框架將繼續使用外,內部部件將全部更換為新的。改造中,電梯里將新增一塊液晶顯示屏,還將安裝方便老人乘梯的扶手,地板也要換成防滑的瓷磚。所花費的近200萬元資金都將從物業維修基金里支出,整個工程預計在6月底前完成。
記者還從小河佳苑的物業公司了解到,小區內總共有94部電梯,除了大修的電梯外,其他的電梯將與維保單位加強聯系,一旦在“體檢”中發現電梯存在比較嚴重的安全隱患,也會對電梯進行大修。
B
陽光逸城 電梯門打不開
大伯被困反而安慰維修員慢慢來
昨天中午11點多,家住江干區丁橋陽光逸城15幢的陳大伯下樓領退休工資,他剛推電瓶車跨進2單元樓的電梯間,轎廂門就關上打不開了,他因此一個人被困在4樓,這一著急,血壓也跟著上升。
之前,陳大伯也被這部電梯困過一次。他有經驗地按下電梯里的緊急按鈴,并撥打了小區物業的電話。物業聯系了維護電梯的工程部師傅。
10多分鐘后,聽到電梯門外的動靜,陳師傅懸著的心著了地。他反過來安慰打算砸門的維修人員。“慢慢來,總有辦法把門打開的!”他覺得一旦砸了門,就可能好幾天沒電梯坐。
大約半小時后,維護電梯的師傅最終用三角鑰匙把陳大伯“放”了出來,此時這名66歲患有高血壓的大伯已明顯血壓偏高,等在門口的醫護人員檢查后勸他先回家休養。
余大媽與陳大伯同住一幢樓。“我們這棟樓是廉租房,交付使用也就四五年,但電梯老是壞,上次電梯出問題,我就坐隔壁單元的電梯上到頂層15樓,通過長廊走過來,爬樓梯下到12層家里。”上個月,19幢的電梯也壞過,配件從外地寄過來,耽擱了好幾天用不了。
事故電梯竟無年檢標志
記者發現,困住陳大伯的電梯已恢復使用。不過,電梯內找不到應有的年檢和維保標志。在隔壁1單元的電梯里,終于看到一張標志,不過寫著的下次檢驗日期是2015年10月。也就是說,電梯已過了的檢、維保期半年多了。
對于電梯為為何會沒有年檢標志,物業負責人沒有正面回答。一名工程部的工作人員承認確實有很多電梯沒貼合格的年檢標志。杭州市特種設備應急處置中心的專家說,電梯要有維保單位才能進行年檢,如果之前的維保單位離開了,又沒有新的維保單位介入是無法進行年檢的。電梯內沒有年檢標志,有可能是沒有進行年檢,也有可能是通過年檢后未支付年檢費而暫無下發年檢標志。
至于該小區屬于哪種情況,物業的工作人員并沒有從正面進行回應,只籠統地說“我們已經在弄了。”而且物業負責人還向記者抱怨,小區電梯質量一般,物業費難收,在管理期間電梯出故障后他們就派師傅去修,已經貼了不少錢了。下個月,他們就退出小區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