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有沒有明確的政策和具體流程?”近日,有市民對老住宅樓加裝電梯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對此,記者采訪了解到,除了要過“協調關”、“資金關”外,在我市,老住宅樓加裝電梯還面臨相關規定與流程不明晰的問題。
協調關:多數業主點頭才能加
雖然老住宅樓加裝電梯不存在多少技術障礙,但真正要加裝,首先要得到大部分鄰里的點頭,否則不能加。
但在實際的加裝意愿上,由于不同樓層住戶對電梯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也存在對加裝意見不一的情況。
一般來講,從樓層上看,4層以上居民的意愿和呼聲很高,4層以下居民則較為冷淡,甚至還有不少低層住戶因為擔心影響通風和采光,出現反對的情況;而從年齡上看,中老年人意愿和呼聲高,年輕人則較為冷淡。
除了人的因素外,舊樓加裝電梯還須硬件條件。很多舊樓地面以下30厘米—50厘米就是水泥樁承臺面(相當于地基,用于承托大樓),挖不了井坑。
資金關:安裝費、維護費都要出
大部分鄰里點頭達成安裝電梯的意向后,就進入另一個更實際的問題:錢,誰來出,怎么出?
記者了解到,一部新電梯的投入大約為40萬元;在維護上,電梯安裝后第一年一般維保免費,此后每年的維保費在5000元左右。
對于資金來源,2015年10月,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下發的《關于進一步發揮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在老舊小區和電梯更新改造中支持作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未配備電梯的老舊住宅,符合國家和地方現行有關規定的,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業主(以下簡稱雙三分之二)同意,可以使用維修資金加裝電梯”。
所以,要想使用維修資金加裝,除要“符合國家和地方現行有關規定”外,依舊需要大部分鄰里的點頭同意。
除使用維修資金外,還有第二條路,即愿意加裝的業戶自籌,但如何分配是個問題。
審批關:萬事俱備了,誰給辦理
如果前兩關通過了,鄰里同意了,資金也解決了,但接下來,還要面臨“審批關”:找哪個或哪幾個政府部門去辦理?具體流程是什么?
在這方面,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我市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和流程,而可能涉及的房管、發改、質監等部門也給出了自己的答復。
從答復看,目前,我市關于老樓加裝電梯的相關規定與流程并不明確,正因如此,截至目前,我市尚無一例老住宅樓加裝電梯的成功先例。
對此,市民呼吁,針對老住宅樓加裝電梯問題研究出臺具體政策和流程,并由一個部門或窗口集中辦理。
加裝電梯的那些事
法律規定
按照我國《物權法》的相關規定,改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
技術要求
以1.5米×1.5米的電梯為例。首先,內部空間,電梯外井面積需達3米×3米;其次,還必須在電梯底部挖一個1.6米—1.8米的電梯井坑,但很多舊樓地面以下30厘米—50厘米就是水泥樁承臺面(相當于地基,用于承托大樓),挖不了井坑。
錢從哪來
目前,安裝一部質量較好的國產民用電梯(載重約650公斤)市場價約30萬元,再加上建造費、檢驗費等,一部新電梯的投入大約為40萬元;在維護上,電梯安裝后第一年一般維保免費,此后每年的維保費在5000元左右。
部門咋說
房管局:按照程序,如果需要動用維修資金加裝,可以由業委會或者委托物業,還有就是居委會進行辦理,只要雙2/3以上業主同意支用,即可申請。
發改委:在我市企業或單位要加裝電梯需要進行備案,對于個人加裝目前并沒有相關規定。
質監局:前期經相關部門審批并同意加裝后,開工時到質監局進行通知,特種設備檢驗院對其質量進行檢測,安裝完畢后要到老住宅樓所在轄區的市場監管部門報備,最終納入一般電梯進行管理。
規劃局:老住宅樓不涉及容積率等規劃指標的變更,加裝電梯不涉及規劃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