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高層建筑與日俱增,電梯擁有量和保有量飛速增長,電梯狀況和電梯維保質量也越來越重要。近日,由鐘山區創建的全省首個“智慧電梯云大數據平臺”在轄區內被廣泛鋪開,不僅將國家標準的電梯事故救援時間縮短一半,還讓監管部門在電梯監管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走進鐘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電梯安全管理指揮中心,一個碩大的顯示屏上,一張清晰的衛星圖,上面顯示了鐘山區區域內所有電梯的所在地,一個個藍色的電梯圖標里包含了電梯智慧云大數據平臺中的各類數據、信息和其他資料。
據了解,這一平臺總投資100余萬元,從今年1月份開始不斷創建和完善,最終于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通過實施“4+4”工作模式,建立“三長”、消除“三無”、精準實施“11433”工作機制,實現了電梯“網格化”監管,為創建省級電梯安全管理示范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鐘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辛宇告訴記者:“從以前的這種數據支撐到了現在這種具體定位,實現直觀功能,具體到每一臺電梯定位在哪個小區、哪個電梯、哪個社區都有詳細的分布。”如此一目了然,讓辛宇的監督工作比過去減輕了許多。過去,他需要對每一部現場執法、現場巡查的過程進行核對,才參發現電梯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現在,他只需要打開后臺,就可以核查到需要檢查電梯的檢驗合格截止期,就可迅速采取措施,有效阻止安全隱患的發生。此外他還可以通過平臺查詢到使用單位管理證件號、使用年限、電梯所屬區域劃分。
除此之外,首次將監管范圍擴大至鄉鎮級別也是該平臺的另一大特點。在平臺上,鐘山區18個鄉鎮及居委通過不同的顏色進行了劃分,將所有的電梯全部囊括其中,監管電梯的力度得到大大提高。與此同時,為了與該平臺形成“雙層保護傘”,還創建了鐘山區電梯監管服務微信公眾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市民發布電梯乘坐安全知識、電梯事故處置等視頻,讓市民及時掌握所乘電梯動態。
據鐘山區區政府黨組成員、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黃長華介紹:“下一步,鐘山區將繼續強化電梯監管網絡,形成政府統籌、部門監管、屬地管理、社會聯動、公眾監管的“共管、共治、共建、共安全”新格局,做到電梯監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區,筑牢“高質量、高效益、高安全”的“三高”電梯監管體系,實現省級電梯安全管理示范區創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