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電梯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昨天下發。《意見》明確對172部“三無”老舊住宅電梯給予財政補貼進行改造更新。
年底前完成172部
“三無”電梯改造
《意見》明確,對全市2005年12月31日前交付使用的172部無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無物業單位(主管單位)管理、無維保單位維保的“三無”老舊住宅電梯,經產權人同意,并經質監(市場監管)部門認定有重大安全隱患需要進行改造或更新的,由電梯產權人承擔20%資金,市、區縣(開發區)分別給予40%的一次性財政補貼,由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組織實施,2016年底前完成改造更新。
全市電梯安全責任保險
實現全覆蓋
全面推行電梯安全責任保險,提升電梯安全風險防范和事故賠償能力。鼓勵動員轄區內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在征求業主意見的基礎上投保電梯責任保險。鼓勵更多的社會保險機構參與電梯安全責任保險。力爭2016年底全市電梯安全責任保險實現全覆蓋。加強電梯應急救援平臺建設,實現96333電梯應急救援全面覆蓋、三級聯動、快速救援。
出臺“黑名單”制度
定期向社會公布
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電梯應依法封停,相關情況及時通報當地街辦(鎮政府),督促電梯使用、維保單位立即進行整改,消除安全隱患后,方可恢復使用。
制定出臺電梯維保單位和物業服務企業質量失信“黑名單”制度,將發生電梯安全責任事故、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等情況的單位列入“黑名單”,采取重點監控、政策制約、輿論監督、向發證部門建議撤銷資質等嚴厲措施,定期向社會公布,向相關部門通報,逐步淘汰不良信用單位。
委托外地機構
監督抽查電梯檢驗檢測
質監(市場監管)部門每年按各區縣電梯總量5%的比例,委托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對電梯維保質量進行監督抽查,督促提高電梯維保質量;每年按各區縣電梯總量5%的比例,委托外地第三方機構對電梯檢驗檢測質量進行監督抽查,督促落實電梯檢驗檢測質量。各區縣按每年不低于本區域電梯維保單位總數和電梯使用管理單位總數25%的比例,對轄區內維保單位和使用管理單位進行監督抽查,督促其提高電梯維保質量,加強電梯使用管理。
明確電梯使用管理單位
和安全主體責任
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是指對電梯使用履行安全管理義務、承擔安全責任的單位或個人。主要包括物業服務企業、業主或實際管理人、項目單位等。
其中,物業服務企業等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對使用的電梯安全負責。業主負有愛惜保護、有償維護和監督舉報責任。電梯維保單位承擔電梯維保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對其維保的電梯安全性能負責。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質量安全終身負責;電梯安裝改造修理由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取得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對電梯安裝改造修理質量負責。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對電梯安全技術性能檢驗檢測質量負責
電梯日常費用
應從物業服務費中列支
電梯日常運行費用由物業服務企業或實際管理人依法依約籌措。電梯正常運行、安全管理、維保、檢驗檢測、安全評估等日常費用,應當從物業服務費或實際管理人籌集的管理費中列支,并單獨立賬,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每半年公布1次電梯運行維護費用支出情況。
電梯保修期滿后的修理改造更新費用由產權人依法承擔,有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可從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未建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或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不足的住宅小區,業主對費用承擔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執行;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由當地街辦(鎮政府)組織業主協商解決,由共有該電梯的業主按照各自產權份額承擔。未建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公共租賃住房小區,電梯修理改造更新費用由產權人承擔。
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進行電梯修理改造更新,按《西安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實施;出現影響和危及電梯使用安全的緊急情形時,經電梯檢驗檢測機構確認后,按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應急使用規定,公示3個工作日后,直接動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或保修金利息,進行電梯修理改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