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海珠區法院近期對一宗電梯傷人糾紛作出一審判決,市民趙某因下雨天在廣州某輕紡城停運的手扶梯上摔成骨折,輕紡城被認定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電梯未起到有效防控和安保作用,被判對趙某的損失承擔90%的責任,需賠償趙某11480元。
此案的當事人趙某稱,2014年11月9日15時許,她和朋友前往某輕紡城辦事,在途經商城通往負一樓的手扶梯時,發現下雨天手扶梯壞了。但仍有不少人從手扶梯上下樓,雨傘滴水導致梯面濕滑。在下樓過程中,趙某不慎和朋友摔倒,事后醫院檢查顯示為左側橈骨骨折。
趙某事后將輕紡城告上法庭,要求對方賠償殘疾賠償金、護理費、醫療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16.5萬多元。
此案的被告輕紡城公司答辯稱,當天趙某進入手扶梯前就已發現電梯停運,公司也在電梯入口放了安全提醒標志,并派了保安在入口指引,另有保潔員用拖把拖去雨水,可見公司已經盡到了安全保障義務。
海珠區法院經審理,查明并確認了趙某當日在輕紡城手扶梯摔成骨折的事實。法院分析視頻監控認為,當天輕紡城的保安和保潔人員并未全程在現場處置,手扶梯上出現有人逆行,多人攜帶雨傘進入電梯。停運的手扶梯上有雨水必然造成梯面濕滑,且電梯有向下傾斜角度,容易導致他人受傷。輕紡城雖然派人拖了梯面但無法完全保持干燥。電梯不能正常運行卻仍讓人進入電梯通行,有人逆行也沒有及時制止,可見保安沒有發揮安全保障和指引作用。
法院認為,輕紡城經營的是公共場所,應該確保各項設施的安全性,以保障人員人身安全。綜上可見事故現場存在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輕紡城對事故發生存在過錯,是主要原因。原告趙某作為成人明知電梯壞了仍使用,且沒注意自身安全,是事故發生的次要原因。法院認為應由被告輕紡城對原告損失的90%承擔賠償責任,原告自行承擔10%的損失。法院一審判決輕紡城要承擔90%損失并承擔500元的精神損害賠償金,共計需賠付趙某114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