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與廣告
上海電梯
《上海電梯》創刊于1988年8月,是我國電梯行業辦刊最早的雜志之一。因為它一直堅持以電梯技術理論和應用技術為主的辦刊宗旨,受到國內電梯企業和相關企業及廣大讀者的...
埃略凡特文化傳播DM雜志
2009年1月創辦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傳播廣告》。它不僅能擴大電梯企業向社會各個層面,尤其是房地產企業和物業單位的信息傳播和全面交流;也讓房地產企業及物業公司從...
補位意識不妨多一些(快評)老舊電梯改造,是個讓人頭疼的難題.
老舊電梯改造,是個讓人頭疼的難題。特別是在一些老舊住宅里,根本沒有物業管事,光靠少數業主動員大伙湊錢,難度可想而知。
“交了錢未必用對地方,不交錢肯定吃不了虧。”“人家住五樓的都沒交錢,我們只爬三層的人著啥急?”每當公共物品需要人們給予投入的時候,信任危機與“搭便車心態”就會浮現出來。大伙都指望別人慷慨奉獻、自己坐享其成,難題必然長期無解。
三個和尚沒水喝,原因就在于群龍無首,沒有一個主事的老和尚居間協調。市場失靈的地方,正是政府大顯身手的地方。在老舊電梯改造這件事上,政府不妨主動作為,出面掃除民生死角。
責任主體明確的電梯,政府出資評估風險,再由主管部門監督責任單位落實整改資金;責任、產權主體不清的電梯,政府要么打通維修資金應急使用通道,要么直接財政補貼。有了這樣一個既會監督指揮、又肯身體力行的“老和尚”,自然可以用眾人之力服眾人之心,讓小和尚們各盡其責,也讓難題得到解決。
此外,政府嘗試引入社會資本,解決老舊電梯改造的資金問題,這也值得肯定。面對民生“老大難”問題,政府既要當火車頭,用強勁的馬力把各節車廂引上正軌、帶動起來,也要當杠桿,撬動社會自身蘊藏的巨大活力,四兩撥千斤。
上一篇:全力破解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