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挑選一個代表2015年中國電梯業的熱詞,那一定非“安全”莫屬;去年集中爆發的電梯安全事故,將原本就不景氣的中國電梯制造企業推向了困難的邊沿。而近日央視再度曝出電梯安全事故,使電梯安全問題繼續困擾著2016年中國電梯業。
“在房地產不景氣的大環境下,2015年中國電梯業陸續曝出了很多問題,尤其是‘電梯安全、電梯市場生態、電梯維保’成為橫在各大電梯制造商面前的三大難題。”廣船國際電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船國際電梯”)總經理王總總結說。廣船國際電梯是一家總部位于廣州的電梯制造企業,該企業在2015年的增長率超過8%。
2015電梯市場不良生態的“陣痛”
據了解,從2010年起房地產猶如一匹脫韁的野馬般一路狂奔,與之相關的行業也隨之快速發展。以中國電梯業為例,從2011年起中國電梯業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快速增長,并成為如今保有量穩居全球第一的超級市場。
這種市場環境下,無論是剛入行的新品牌,還是已經奮戰多年的傳統品牌,都有分羹中國電梯市場的機會,因此電梯市場快速擴張顯得理所當然。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歷史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電梯保有量為162.8萬臺,而這一數字在2015底將升至400萬臺。
“蘿卜快了不洗泥”,市場的快速擴張,必然會帶動整個行業生態鏈條發生反應;在此背景下,企業技術及供應渠道、乃至生產、監管等相關環節不可避免會出現疏漏,并引起產品的耐用性和舒適度大大降低,從而最終引發大規模的使用問題。
和其他產業不同,電梯產業需要一個相對較長對的投資回報期,加上其過度依賴房地產、對國家政策敏感的脆弱生態環境,很容易引起市場問題。“中國電梯業在2015年就已進入過度擴張的產業狀態,大量的無序競爭導致市場過剩,并引起電梯制造企業利潤大幅度降低;在求量和產品品質之間,電梯制造企業很自然選擇前者。”廣船國際電梯王總分析說。“而2015年的電梯安全事故問題,就是因過快追求銷量而忽略產品品質的直接體現。”他說。
寒風中無人使用的電梯
由于市場因素導致產品品質和使用問題集中爆發,反饋到電梯制造企業身上,即是對品牌產生了傷害。“如果品牌在一段時間內持續曝出問題,必然會增強用戶對于品牌的不信任感,并最終對企業產生傷害。反饋到市場,即銷量持續下跌,市場份額不斷丟失。”業內專家解釋說。
“2015年集中爆發的電梯安全問題,讓用戶更加理性、專業的去關注電梯安全。”廣船國際電梯表示。據青島發布的2015年電梯投訴舉舉報統計信息顯示,用戶對電梯“未貼年檢合格證及合格證到期、不按時進行電梯維保”占據前兩位;這充分表明了消費者對電梯安全更加重視,并降低了對電梯的信任度。
這些反饋到市場上,可以預見,那些曾經曝出過電梯安全、電梯維保及質量問題的電梯品牌,其銷量將會受到很大影響,而那些缺乏競爭力的中、小型電梯品牌,或將面臨去留的困境。
“近兩年中國電梯業在快速增長的同時,滋生了很多不利于行業良性發展的‘病灶’,并導致了中國電梯業不良生態的形成,而2015年就是這種不良生態的‘陣痛’反應。并且未來這種‘陣痛’將會伴隨中國電梯業繼續發展。”行業專家總結說。
2015中國電梯維保的“死結”?
據申萬宏源研報稱,在諸多導致電梯安全隱患的因素中,由保養和使用引發的電梯安全占比高達60%。而國家質檢總局日前發布的信息也表明,電梯維保已成為中國電梯業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
“如今的電梯技術越來越先進,安全性也隨之增強;只要維保市場不出現惡性競爭,一般做好電梯的正常維保即可確保電梯安全。”上海西艾愛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樊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針對中國電梯安全問題,樊平分析說,“首先是電梯維保時發生的偷工減料,比如只保養不定期更換易損件,從而導致的電梯安全問題;其次就是電梯本身的設計缺陷,但是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較低。”比如2015年出現的湖北電梯踏板事件,就屬于產品設計缺陷的問題。
但2015年中國電梯業曝出的電梯安全問題,“將社會關注的焦點,集中到了之前不被人關注的電梯維保領域,并將中國電梯維保業多年來惡性循環的‘根結’暴露在民眾面前。”業內人士表示。
廣船國際電梯負責人則表明,和汽車維保類似,近幾年中國電梯維保行業的生態系統出現了問題。一方面,電梯制造企業將獲取利潤的重心放在新梯的銷售上,對電梯維保缺乏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由于電梯依靠物業這種第三方托管的特殊屬性,必然導致電梯維保惟“費用”為核心的訴求。
廣船國際電梯維保人員正在檢查電梯組件
“這會引發電梯在實際使用和維保過程中,存在利益實體與服務提供方之間的錯位問題,并引發惡性競爭。這是導致中國電梯維保行業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滋生電梯安全問題的兩大核心要素。”廣船國際電梯負責人表示。
而在電梯維保產業鏈條上,“維保企業為了適應物業低價的要求,將會盡可能的縮減維保成本,在用工、用料、維保積極性上,僅做換換潤滑油、敲敲打打的保養措施,甚至難談維修,這必將引起電梯后期的運營安全,降低電梯的使用壽命。”樊平描述說。
針對如上問題,中國電梯業該將如何應對?
加強電梯原廠維保服務,或是突破當前中國電梯維保“怪圈”的方式之一。
據美國摩根銀行統計,美國電梯的原廠維保率高達80%;而在中國,電梯原廠維保率僅占20%,并且還集中在通力、奧的斯、蒂森等一線品牌。和原廠維保相對應的,則是歐美等發達國家更低的電梯故障率。雖然中國電梯業也在不斷提倡原廠維保,質檢總局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電梯安全工作的意見》,并提倡電梯制造企業對出售的電梯進行原廠維保。但相比而言,中國電梯業的原廠維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與此同時,一些電梯企業已著手打開當前電梯維保“死結”的缺口。前文中提到的廣船國際電梯,就在提升電梯維保服務水平體系上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組建優秀的電梯維保隊伍、加大線下維保駐點服務、加強線下電梯安全宣傳等舉措。據了解,該企業曾因在投標項目當地找不到合適的維保公司合作,同時自身的維保隊伍暫時無法到位的形勢下,最終放棄該項目投標的案例。
相信隨著市場不斷發展,會有更多像廣船國際電梯這種解決中國電梯業維保困局的企業,將逐步解決中國電梯維保的難題。
2015年中國電梯業在安全、維保、及市場層面暴露出了很多問題,這讓原本就不景氣的電梯行業雪上加霜。樊平表示,未來電梯安全仍是中國電梯業的核心問題,因此電梯維保將是每一個電梯品牌發展的新機會,同時國家標準委發布的《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業內簡稱“新國標”)將強制推行,這會進一步提升全行業的電梯安全狀況。
同時,去年同期各地紛紛出臺的《電梯使用安全條例》地方條例,進一步明確了電梯安全責任和義務。這些針對中國電梯業良性發展的相關政策,將逐步改善當前不利的電梯行業生態。
業內人士分析說,中國電梯業的困境將會在2016年繼續上演。在如此的行業形勢下,對于那些已經提前做好布局,并有所圖的電梯品牌,2016年未嘗不是一個彎道超車的好時機!
“近兩年來,在市場擴張的步調上,東南沿海的電梯制造企業明顯要比其他地區的同行保守;這也讓我們在行業困境來臨時,有了充足的‘剎車’時間。因此,2016年或將成為我們大力發展的好時機。”廣船國際電梯負責人在預測2016年發展狀況時自信的表示。對于像廣船國際電梯在2015年已取得成功的電梯企業們,其能否實現彎道超車,并完成其“保守的市場擴張戰略”,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