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只要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使用單位、維保單位、使用地址、聯系電話、下次年檢時間等關于這部電梯的維保信息就全部顯示在手機上了。”12月27日上午,宿遷市區名都水景小區居民張靜拿出手機一邊掃描電梯內張貼的“電梯標識牌”一邊告訴記者,“我住的是高層,平時常聽聞一些電梯事故,自己有時也難免會提心吊膽的,所以電梯安全是我平時比較關注的問題。”
除了名都水景小區外,記者走訪發現,中港雅典城、水木清華、名人國際、明日星城等住宅小區,甚至是便民方舟等單位的電梯內都張貼了“電梯標識牌”,每個標識牌上標注著這部電梯獨一無二的編號、“12345”電梯應急救援電話和電梯標識二維碼等內容。據了解,今年12月起,這樣的“電子身份證”將會陸續出現在宿遷全市的每部電梯內。
不管是回家、上班,還是走親戚、逛商場,電梯已經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者了解到,宿遷市電梯總數已從2011年的3186臺增加到現在的11038臺,增長率達到246.45%,其中住宅小區的電梯數量也從1879臺增加到6840臺。在電梯日益增多的同時,電梯安全也成了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十二五”以來,該市不僅增加電梯安全的檢查頻次,開展了維保單位星級評定,專題督辦了“三無”電梯,還先后出臺了《宿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試行)》和《宿遷市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工作制度》等相關政策,力求從最大程度上降低電梯事故隱患,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我覺得幸福的事就是電梯安裝了門禁系統,以前我住的小區是多層,走道里到處都是小廣告,現在搬到這里有了電梯門禁系統,小廣告看不見了,推銷東西、上門詐騙的現象也沒有了,我們住得安全,心也更踏實。”家住市區鳳凰美地的時香笑著對記者說。
根據2012年出臺的《宿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試行)》,住宅電梯都應配備門禁系統。除此之外,該《辦法》還對電梯的生產、銷售、使用、日常維護保養、檢驗檢測及監管等各個環節進行了規范,為及時有效指導解決電梯運行中各個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供了更加具體的依據。今年年初,宿遷市更是規劃建立了宿遷市電梯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實時監控電梯維保情況,減少電梯故障。
“如果乘坐電梯被困怎么辦?”“打12345唄!”記者在走訪中隨機詢問了幾位市民,他們的回答如出一轍。市民陳勇告訴記者,上個月他就遇到了小區鄰居被電梯困住的情況。“當時打的就是12345,沒多久小區物業、電梯維保單位人員和消防救援人員都趕來了,速度很快,而且人救出來之后,電梯維保單位的工作人員還對電梯的故障進行了進一步檢查,故障排除后才離開。”陳勇說,“平時電梯安全防范做得到位,再加上電梯出現故障時高效的應急處置方式,這樣我們乘坐電梯才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