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市96333電梯應急救援中心啟動運行第一年,統計數據顯示,該中心共應急處置電梯困人故障2060起,解救被困人員1897人。
“雖然我市電梯總量已達3.4萬臺,還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但今年電梯投訴率卻比去年下降了30%。”這一對比數據,讓市質監局局長倪建明深感欣慰。
96333應急救援中心啟動后,一個電話救援人員平均13.5分鐘就能趕到現場。在構建一個電話全網快速應急救援的同時,市質監局積極創新電梯監管措施,構建電梯安全長效機制,有效保障了全市電梯的安全運行。
撥打96333
電梯困人故障快速處置
因為在高樓上班,家住高層住宅,市民王女士每天要乘坐好幾趟電梯,曾經一次被困電梯的經歷,由于救援人員遲遲不到,讓她受驚不小?!白詮挠辛?6333,現在踏實不少,一個電話,救援人員很快就能出現?!?/span>
多年來,由于電梯使用單位社會化,一些物業服務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無人值守或應急對講裝置缺損、不暢通,或電梯維保單位布點不充分,救援力量薄弱,導致電梯困人故障不能及時救援的情況常有發生。
針對這一情況,市質監局近年來深入推進電梯“確權簽約”(電梯使用單位確認)工作,全面落實安全責任主體,明確小區物業公司即為電梯使用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沒有物業管理的住宅電梯,由鄉鎮街道等組織協調和指定責任主體,并由其承擔電梯使用管理的首負責任。截至目前,全市電梯確權簽約單位比例從年初的90%提升至99%,在用電梯達到100%。
與此同時,市質監局制定印發《南通市電梯應急救援處置工作制度》等制度,為每臺電梯分配了一個唯一性的“六位識別碼”,并在電梯的“96333乘梯警示牌”上標識,全面建成電梯應急救援處置平臺。
今年1月1日開始,全市96333電梯應急救援處置中心正式運行。該中心具備電梯困人故障快速處置、咨詢服務、風險監控和社會監督四大功能,全天候24小時接警。受困人員只要撥通96333,報出所在電梯的識別碼,接線人員便能立即定位事故電梯的準確位置,10秒之內觸發救援指揮系統,依次指揮調度簽約維保單位、網格救援單位和電梯安全值班工程師趕赴現場救援。
截至11月30日,處置中心已全部覆蓋大市范圍內的在用電梯2.8萬臺,應急處置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平均用時13.5分鐘,比國家技術規范規定的時間縮短一半以上,處置中心的快速救援效應初步顯現。
加強整治
將問題電梯減到最少
“電梯安全事關百姓生活,任何時候都要繃緊安全這根弦,通過階段性的專項整治大力推動日常監管措施的有效落實?!笔匈|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處長王棟成說,近年來,結合各類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質監部門不斷加大對電梯的監督檢查力度,盡可能地將“問題電梯”減到最少。
今年3月開始,市質監局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了為期10個月的電梯監管大會戰,對“問題電梯”逐一評估安全風險,逐一制定整治方案,組織力量集中攻堅、消除風險;對管理薄弱的“無物管、無維保、無維修資金”的電梯,通報地方政府,聯合有關部門,掛牌督辦。截至目前,全市各地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2200多人次,發現“問題電梯”325臺,排除隱患1046起,完成使用單位確認的“三無電梯”達到246臺,立案查處企業23家,處罰金額81.5萬元。
對設備薄弱的老舊電梯,市質監局組織各縣(市)區局、特檢院開展免費安全檢測評價,專門抽調一線檢驗人員、相關制造廠的技術專家,組成專業的評價小組,逐臺分析、逐臺評價,共提出700多條整改意見,并將檢測評價報告及時反饋給使用單位、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督促協調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老舊電梯維修、改造、更新,全年共改造老舊電梯76臺。
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公眾集聚場所的設備是監督檢查的重點。今年7月,針對湖北荊州等地發生的多起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電梯吞人事故,市質監部門迅速開展自動扶梯專項整治,對每一臺自動扶梯和人行道一一“過堂”:檢查電梯使用單位、維保單位等有無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有無應急處置預案,是否對電梯制動器、超載防護裝置、安全保護裝置等重要部位逐臺進行檢查維保,做到電梯使用日常巡查到位、維護保養到位、隱患整改到位。專項整治期間,全市共檢查自動人行道、自動扶梯1793臺,責令改正290臺,依法封停92臺。
創新監管
電梯維保市場實行退出機制
在96333每季度情況通報中,都會對接報電梯故障進行詳細分析,包括哪里的電梯關人故障率高、哪家物業公司的小區電梯投訴率高、哪個維保單位應急救援不及時都會一一列出并通報,同時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立案查處?!斑@讓我們很有壓力,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的責任心,有效避免了低價位惡性競爭,讓我們保質保量地做好電梯維保。”江蘇杭奧電梯工程公司劉易總經理感慨道。
電梯安全,“三分制造,七分維護”,維保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電梯的安全運行。市質監局將維保環節的監管作為重中之重,推動電梯維保單位提高工作質量,促進落實電梯維保安全主體責任。
從2011年起,市質監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電梯維保單位星級評定。四年來,電梯維保單位星級評定制度逐步完善,維保人員操作技能考核嚴格規范,有效推動了維保單位信息化、科學化管理。
今年起,市質監局又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實施電梯維保單位告知性登記、非本市電梯維保單位維保備案、分級分類監管、行政約談以及“黑名單”等5項制度,指導各地市場監管局強化電梯維保質量的現場監督檢查力度,對無資質維保,減少維保頻次、降低維保質量、減少維保人員配備等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嚴厲打擊。截至目前,全市共檢查電梯安裝、維保現場221家次,對23起輕微違規維保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行政約談”,對18家電梯安裝維保單位進行了行政處罰。
維保市場實行退出機制。通過開展維保單位監督檢查、星級評價和對監督檢查的后處理,強化各種嚴重違規行為查處,公開曝光違法行為或安全管理質量差的維保單位。對維保質量差、資源條件不符合,一年內3次被通報復檢率高、關人故障率高、維保人員數量不足、應急救援不及時、被立案查處,或連續2年內被通報3次的維保單位,提請發證機關暫?;虻蹁N維保資格,責令退出維保市場。
今年5月,市質監局還試點推進“政府推動,市場運營”電梯責任保險模式,探索建立電梯事故社會救助機制,實現風險轉移,維護社會穩定,截至11月30日,全市已有3000多臺電梯參加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