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電梯行業即將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收關。對于那些行走在行業前沿的電梯企業領袖們而言,如今的市場現狀似乎早已預知,他們對于行業、對于企業自身的判斷或戰略部署,不失精準。
面對尚不明朗卻又必須揚帆起航的2016年,《ELEVATOR》雜志通過摘取一年中刊登的企業領袖的個中觀點,共勉2016。
(按全年刊登順序排列)
奧的斯中國區總裁 鄭培明
奧的斯中國區將繼續專注于業務增長、變革、誠信合規、安全和質量以及協同效益,以促進業務的持續穩健發展。奧的斯旗下各品牌通過相互間協作,一定會以最佳形式滿足客戶的需求。
通力集團執行副總裁兼大中華區及中國前線總裁 姜威
通力將繼續完善在產品、服務端與客戶的對接,通過全球領先的技術和服務能力以及產品更新、改造方案,借助多渠道鋪設的安裝、維保服務網絡,為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的乘梯體驗。
星瑪/快速電梯總裁 秦學
未來,星瑪/快速電梯將進一步優化區域隊伍,完善質量體系和生產流程,進行合理的資源調配,同時強化安裝質量,提升服務水平,積極拓展服務業務。
曼隆蒂森克虜伯電梯總裁 陸亞寧
我們會牢牢把握市場機遇,憑借高品質的產品、高附加值的服務來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尋求更大發展,也讓更多的渠道伙伴與我們一起壯大成長為成功型企業。
康力電梯董事長 王友林
以夯實基礎為先,加快產業布局和全球營銷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康力引領自主品牌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從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西繼迅達總經理 劉剛
各個環節價值的相對高低正在發生變化,以制造為代表的低價值環節與以技術、品牌、營銷服務為代表的高價值環節之間的“價值差”,正加速放大,中國電梯行業的微笑曲線日趨明顯。
廣日電梯總經理 朱益霞
面對不容樂觀的市場環境,廣日電梯將時刻保持足夠的敏銳性和未動先謀的前瞻性,把鍛造核心競爭力作為企業的發展根本。
BST總裁 朱筱棣
作為志向遠大的部件服務商,BST希望打造的是“一種面向整個產業及參與者的世界級配套資源”,為全球用戶提供令其滿意的,甚至是超預期的產品及服務。
默納克總經理 邵海波
未來,與歐美市場一樣,中國電梯行業的部件供應商群體中,大而全的多元化公司和小而精的隱形冠軍將并存。
威特電梯部件(中國)董事總經理 李韶華
面對2015年以及未來,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要求電梯企業推出差異化的產品并擴大自己的產品組合,提高市場能力。
江南嘉捷董事長 金志峰
江南嘉捷不僅希望能夠更加深入為用戶創造超值服務,也希望能夠通過產品線拓展,技術升級,制造體系完善,管理精化等,為客戶提供具有性價比,更具世界級使用體驗的產品及支持。
杭州西奧電梯總裁 周俊良
杭州西奧除了在新梯市場強化競爭力,還將提供在更新改造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力爭在電梯制造和服務“專業化”的基礎上向“精細化”延伸,以實現“有品質的增長”的戰略目標。
沈陽藍光自動化總經理 羅曙明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一個包括制造、安裝、維保以及管理等產業鏈多信息共享、協調整合的平臺,將為行業和客戶帶來更高的價值,也將被廣泛應用。
寧波欣達集團總裁 趙宏明
未來,隨著市場需求和客戶體驗的升級,向服務產業化轉型,將是電梯企業的發展方向。為此,寧波欣達將堅持創新、品質和服務提升不動搖,以誠信、創新服務客戶,服務社會。
申龍電梯董事長 袁華山
對于申龍而言,未來的路還很長,無論面對怎樣的考驗,秉持“誠信、創新、拼搏”精神的申龍將披荊斬棘,實現世界級企業的戰略構想也絕不改變。
東南電梯董事長 秦健聰
對于所有參與者而言,這是一場新的挑戰。企業一方面要回歸本心、回歸產品、回歸管理、回歸效益;另一方面則需要構筑新的產業邏輯和行為方式,選擇突圍和持續發展的新方向。
下一篇:電梯召回制不能再是隨便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