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正式啟動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其中的增量市場給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注入想象空間。(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
據悉,上海市有25萬多棟多層住宅可以加裝電梯,以每棟住宅加裝2至3部電梯保守估計,上海對民用電梯的新增需求數量在50萬至75萬部之間。而記者發現,國內不少城市廣州、深圳、武漢等地均在推進中。此外,還有部分城市10年期的電梯開始漸漸步入“老年”,亦開始進入更新換代。據一位電梯業內人士估算,武漢需求不少于3萬棟,而廣州超過5萬棟。康力電梯董秘劉占濤透露,全國生產的電梯,包括出口、內銷、民用、商用、扶梯等等,總數量不過40萬部,增量市場空間巨大。
不過從現實角度而言,就記者觀察所見,各地在推進中均遭遇了籌資難、審批難、居民意見難統一等不少難題,真正地推進并非一蹴而就。
記者查閱上海機電、新時達、康力電梯三公司資料卻意外發現,由于公司盤子都不大,機構重倉跡象明顯,且均有社保基金進駐。(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
同花順數據顯示,上海機電近5日內資金總體流入1608.57萬元,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一季度數據顯示,有5只基金進駐,其中全國社保基金108組合亦現身其中。(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
而同樣尚未發布中報的康力電梯,一季報顯示,共10家主力機構(一般法人5家,基金1家,保險公司1家,信托公司2家,社保基金1家),持倉量總計0.89億股,占流通A股高達51.85%。值得注意的是全國社保基金109組合現身,且上述機構全部在一季度增持。
而新時達截至6月30日數據顯示,共3家主力機構(社保基金1家,保險公司2家)持股,占流通A股18.31%。其中全國社保基金408組合持股150萬股。
據平安證券研究員周紫光測算,上半年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7.1%,這對電梯行業整體造成不利影響,預計全年行業增速可能在10%以內,與去年的23%相比將會有較大幅度下降。
從昨日三只股股價表現看,均不算搶眼,不過最近兩日成交量較前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