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國在用特種設備729.15萬臺,設備總量比2010年增加12.3%。如此大量的特種設備安全成為全國質監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保障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國家目前對八大類特種設備,從生產、使用、檢驗檢測三個環節都有嚴格規定,實行的是全過程的監督,特種設備檢測涉及各個環節,意義重大。
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這八大類設備。特種設備安全不僅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也關系著全國經濟建設的有序進行。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行業深度調研與趨勢前瞻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擁有特種設備綜合性檢驗機構516個,其中質檢部門所屬檢驗機構331個,行業檢驗機構及企業自檢機構185個;另外還有型式試驗機構18個,無損檢測機構257個,氣瓶檢驗機構1694個;檢驗機構人員共57533人。
與此同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也在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十一五”期間共取得22 項重大科研成果,其中2 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解決了大批技術難題,大大增強了特種設備的安全可靠性和運行經濟性。
但是,目前我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仍存在著如檢驗資源未能有效配置,檢驗機構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基礎設施亟待改善,技術裝備不足,檢測儀器陳舊,高新檢測裝備與技術匱乏;檢驗機構人員結構不合理,缺乏高素質管理與技術人才;檢驗機構尚未真正建立起自我約束、激勵、發展機制等較多問題。
前瞻產業研究院特種設備檢驗檢測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未來我國需進一步積極穩妥地推進檢驗機構的改革創新,通過調整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核準條件,推進檢驗機構走聯合重組、規模化發展的道路。另外,隨著無損檢測技術在特種設備檢測中應用的日益成熟,近年來越來越的第三方無損檢測機構進入到特種設備檢測領域,致使競爭日趨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