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北京一名9歲男孩獨自搭乘商場自動扶梯時,將頭伸出電梯外,被夾在五、六層扶梯夾角中,當場死亡。
據《東方衛報》3月2日報道 昨天,《南京市電梯安全條例》正式實施,記者從南京地鐵運營分公司了解到,近日他們將為站點內存在“剪刀角”的扶梯全部加上擋板。記者 劉莉莎
電梯與樓板之間的縫隙已被封死
昨天,記者走訪了南京地鐵一號線的新街口站、張府園站和玄武門站,雖然在車站內沒有發現電扶梯之間的“剪刀角”,但卻發現不少扶梯與樓板之間的夾角。工作人員介紹,像商場那樣的“剪刀角”確實極少出現在車站,“商場的上行電梯和下行電梯在一起,車站里的扶梯以上行為主,旁邊要么是樓梯,要么就是樓板。”
在一號線的新街口站,記者發現了工作人員所說的這種手扶電梯。在站臺層通往站廳層的電扶梯處,電扶梯和樓梯緊挨著,但是在電扶梯的另一側,電扶梯與站臺層、站廳層中間的樓板交界處形成了一個標準“剪刀角”。記者發現,雖然電扶梯緊鄰樓板,但是這兩者之間還有20多公分的距離,“樓板上面是站廳層,下面是站臺層,乘客搭乘電扶梯從站臺層上來時,害怕有東西從這個縫隙落下去,之前就將縫隙封死了。”工作人員指出,“就是把這個三角區加上圍擋,保證乘客出行安全。”
“小心碰頭”總被乘客忽略
記者轉遍新街口站發現,凡是存在“剪刀角”的電扶梯旁邊,都掛上了“小心碰頭”的牌子,在搭乘電梯上行時就可以看到,但僅靠這樣一塊牌子,能發揮的作用確實有限。“什么牌子?沒有看到啊?”市民周女士在記者指明后才恍然大悟。“哦,那個牌子啊,看到過,不過誰搭電梯會碰頭啊!”采訪中發現,不少乘客都知道搭乘電梯要靠右站立,扶好扶手,但卻忽視了也不能將頭、身子探出電梯外。
“‘剪刀角’是自動扶梯之間會有小于35度的斜面夾角,而扶梯與建筑物之間也存在夾角,這些危險的‘三角區’都是容易發生事故的區域,所以國標要求在這些區域都要有清晰的警示標志。”業內專家指出,其實在自動扶梯上,不僅“三角區”是個隱患區域,在扶手下側的“圍裙板”與運動的梯級之間的縫隙也常常會發生事故。夏天有些穿長裙的女士如果位置站得不好,裙子會卡進這些縫隙之中;如果孩子貪玩趴在扶梯上,手指可能被夾進去。
158部“剪刀角”電梯都要加圍擋
發生“北京電梯”事件后,南京地鐵運營分公司立即對車站內所有的電扶梯進行了排查,甚至還到各大超市“取經”。“有的建議我們在電梯旁加網兜,但是網兜上也有空隙,小孩子容易將手和頭套進去不安全。”經過討論,他們已做好了整改方案,就是在“剪刀角”處加上兩塊板子,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一個可移動的警示擋板,一個固定的緩沖擋板”,工作人員介紹,“警示板就是類似現在的那塊‘小心碰頭’的板子,放在‘剪刀角’前方,固定擋板就加在夾角的延伸處。”據悉,這塊固定擋板的材質和移動擋板不一樣,是一種軟性材質,這樣就算有乘客不小心碰到頭了,也不會造成傷害。
經過統計,這種“剪刀角”電梯,在地鐵車站里總共有158部,全部在近期改裝完成。工作人員也提醒廣大乘客,在搭乘手扶電梯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帶小孩子的乘客,不要讓孩子單獨搭乘電梯,做好全程監督。
延伸閱讀
商場“剪刀角”光有提示牌
昨天,記者走訪了新街口幾家商場的手扶電梯,發現大部分商場都在“剪刀角”部分設置了警示牌。
中央商場目前使用的就是這種剪刀式電梯,記者發現,電梯上除標明正確的乘電梯方式,還在電梯交叉處豎了一塊三角形的警示牌,上面寫著“小心碰頭”四個字。沃爾瑪超市除了在電梯“剪刀角”設警示牌外,在商場出入口處還有工作人員負責提醒乘扶梯人員。這些主要是起到提醒警示作用,警示牌懸掛過高,面積不夠大不足以有效防護等問題依然存在。
2012年7月31日將實行電梯新國標,屆時將確定以固定擋板形式封死交叉口,在此過渡期間希望商家和乘坐電梯人員都能重視這個問題,避免慘劇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