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電梯的多事之秋。4月份奧的斯扶梯故障給公眾造成的心理陰影還沒有散去,今年年底的“杭州蕭山拼裝”電梯又讓大家“心驚肉跳”了一把。對于每天工作在高樓大廈的都市白領,電梯是每天乘坐的交通工作,電梯的安全與每個人的安危息息相關。到底,電梯的安全隱患出現在哪里?為什么電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問題?
有數據顯示,導致電梯安全隱患的因素中,制造質量占16%,安裝問題占24%,而保養和使用問題則高達60%,這恰如電梯行業流行的一句婦孺皆知的話,“三分憑產品,七分靠維保”。但在我國,絕大部分電梯既少檢修,更少保養,雖然電梯是年檢制度,但往往只是相關部門走個過場。保養問題已成為電梯運行安全的重大隱患。如果一部電梯,交給不具備相關資質和能力或者不負責任的維保公司,就相當于為電梯安上一部定時炸彈。
目前電梯基本上是代理營銷制,大部分的電梯都是由代理商來銷售。在代理營銷中,又分為大包和小包,小包就是指代理公司只負責電梯的銷售,安裝和維保有工廠的分公司來完成。大包,就是買斷合同。買斷的意思就是,經銷商從電梯廠把電梯設備買來,除了電梯廠必須提供1年的配件質量保證免費更換以外,什么也不用電梯廠家管,包括安裝和維修保養。
有電梯行業的相關人士指出,目前剛剛過會的江南嘉捷電梯,由于在各地分公司和服務網絡不夠健全,在賣出的電梯中,以買斷合同為主。如果買斷合同的代理商,不具有安裝和維保的資質,或者不具有專業的維保技術和實力,那么電梯業主就得不到相關的安全保障,為電梯的運行埋下安全隱患。
相關專家指出,像江南嘉捷電梯這種在電梯質保期內,就把電梯交給經銷商來維保的作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