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冬天終于還是來了,隨之我國的電梯行業也開始進入了寒冬。 2018年,如果產能過剩,人員過剩,人工成本上漲,產品無創新且同質化問題加劇,品牌競爭力持續降低的現象依然得不到改善從而加劇困擾中小企業生存的話,我們真得想一想未來如何走出一條新路,我想可以從兩方面下手:
一、 產品設計
1、產品簡約化
我們做了那么多年的電梯設計研發卻從來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思考過我們的產品應該長什么樣子,比如電梯裝潢,隨著高強度彩印鋼板等新材料的產生,可以模擬各種石材,木材等純天然材料,無論是顏色還是紋理都惟妙惟肖,觸摸手感也和真的效果一樣,而且還具有強度高,耐腐蝕,安全環保等優良性能。這就使我們想到了轎廂固有的裝潢壁和結構壁是否可以合二為一;隨著通訊事業的突飛猛進,類似“華為”的通訊科技可否通過跨界方式滲透到電梯人機通訊領域中,可否取代或者部分取代傳統的轎廂和控制柜之間、廳外呼梯和控制柜之間的通訊方式,可否通過增設井道路由器的方式讓原本的有線變成無線,從而掙脫井道電纜和隨行電纜要根據提升高度不同做定制化設計的枷鎖。
2、工業美學的體現
中國是個制造業大國,不缺設計人員,但缺既懂工業設計又懂美學的人才。是不是電梯永遠要以發紋不銹鋼形式出現,帶給乘客冷冰冰的感覺載著人們上上下下;是不是電梯轎廂壁板永遠只能是以直角折彎,永遠必須棱角分明而不是圓角或曲面過渡。當我們行業那么多頂尖學府出來的研究生在電梯企業的研發中心“埋頭苦干”的時候,有沒有思考過類似iPhone手機的美學理念是如何建立的,同樣如何讓電扶梯的“美”體現出來,哪怕是一個永遠不會讓乘客看到的機房部件,如曳引機抱閘,如機架,如線槽,可否把美融入到這些部件的設計中,讓它們與周圍的環境有機完美地結合,讓電梯維護人員在冰冷的機械空間感受到人性化的溫馨美感,讓復雜的技術和粗笨的結構通過“美”的方式體現出來。
3、更簡便高效的安裝
產品設計的改進在簡化安裝的同時,同樣可以減少業主方的土建工作,即便電梯產品成本沒有下降,但是也可以讓業主在土建施工上少操很多心,省去很多人工,比如:層門呼梯盒開孔是否可以省去,讓LIOP直接集成在層門門套上,或者用語音進行報站等動作觸發廳外呼梯信號,又比如:如何為樓層高度為3米高的住宅樓開發出導軌長度為6米的電梯導軌(導軌支架間距從原來的2.5米調整到3米),從而讓新建住宅樓不需要為了安裝電梯導軌支架設計全混凝土結構的電梯井道,也不需要自下向上每隔2.5米布置諸多圈梁,使電梯的設計和住宅的建筑的結構有機結合,有效降低開發商的建筑成本和降低返工幾率。
二、 企業營運方式的更新
最早的時候很多電梯企業有自己的食堂,文印中心,醫務室,可后來為什么都沒有了呢,因為覺得可以外包。食堂可以外包給類似索迪斯那樣的餐飲連鎖餐飲企業,文印中心的復印機維修可以外包給專業復印機租賃公司,醫務室取消統一就近看病體檢。后來,財務和IT部門的工作也出現了外包,財務中涉及到產品成本分析的管理會計雖然還由電梯企業內部高層控制,但是有關應收、應付、報銷等沒有行業門檻的財務會計出現了外包。IT部門也是一樣,所有電腦的Desktop(電腦桌面系統)業務全部出現了外包,其中包括了電腦配置升級,硬件維修,系統升級,軟件安裝,故障排除等項目。ERP,PDM等業務模塊目前暫時還是由企業本身掌控。
綜上所述,原本“自主掌控”后來“外包”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功能從分散到集中,“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思想意識形態轉變的過程,是出于“花較少的成本完成專業功能”的考量。 那再回到電梯行業具有實質性專業性的部門,如:產品研發,銷售部的交通流量分析,土建布置圖設計,合同工程部的產品配置和非標設計,BOM表的制作與上傳,ERP的運行跑出訂單等功能。這些功能看似擁有了知識產權,是企業的核心,因為打著企業品牌的烙印。但是在不久的未來,如果當公司的理念漸漸淡漠,平臺的重要性突顯的時候,這些功能的設置是否可以做新的調整從而獲得更大競爭力呢。
以上是本人對于2018年,針對中小企業如何度過難關的一些規劃設想,希望可以讓我國中小電梯行業的從業朋友受到啟發,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夠度過難關,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