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形勢持續下行,市場大蛋糕越變越小的環境下,所有電梯公司都在努力甚至拼死求生存,很多體型小技術能力有限的電梯公司更是想建更高的試驗塔,通過擴大生產許可范圍求得更多一點的生存空間。而一些大的國際品牌更是想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甚至把觸角伸到安裝維保領域,通過收夠零星散戶,從而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這種趨勢就是當今整個電梯行業表現出來的主要態勢。同行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們這個行業還一直在戰術層面勤奮苦干,拼死相搏。但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不要用戰術層面的勤奮,掩蓋在頂層設計面的懶惰!我們是否可以從戰略層面來關注一下行業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一、信用等級向平臺化開放模式發展
當公司間的產品競爭上升到誠信服務和信用等級層面的時候,未來電梯用戶已經不會再過多關注你公司樣本做的如何華麗,產品包裝的如何精妙,更會關注品質與個性,承載安全和服務的一整套服務體系和保障措施。當行業誠信機制被建立起來并且各項檢驗手段付諸于落實形成具體法規以后,電梯企業就會受到誠信度的約束。尤其是當行業平臺與政府公共信息平臺對接的時候,符合誠信條件的企業無論在申請貸款方面,在投標中標環節中的優勢會更加體現出來,反之如果失信,那么企業乃至個人的信用等級會受影響,很多行為諸如出國,出行方式,住宿標準等方面都會收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當然這里有一個公平性的問題,我們應當給予弱小但始終自強不息,希望通過持續質量改進和工匠精神的貫徹提升產品和服務的中小民族企業給予更多的照顧,總之,在我們探究行業誠信制度建設的時候,也需要一個行業“特朗普”,那就是一切都以國產優先,以國人有飯碗優先。
二、技術走向跨界滲透
當今的科技都是跨界滲透的,就像當年占據行業絕對領先優勢的柯達膠片根本不知道潛在的威脅是來自行業外。同樣電梯業也不例外,房地產迅猛發展的年代成就了電梯人固有的視角和觀念,因為只要站對了風口,豬也能飛上天。傳統電梯人會認為電梯一定要有轎廂架,轎廂壁板一定是一塊塊的需要根據不同轎廂尺寸計算的;折彎就應該是直角的,固定方式一定是扣環,焊接,螺釘或者膨脹螺栓;通訊方式一定是有線的,所有隨行電纜和井道電纜是要根據樓宇的總高度和層樓間距定制的,所有一切讓電梯人引以為豪的借口就是“電梯一開始就是工業4.0的產物”。事實的確是這樣,但并非無法突破,理由是:新材料公司的產品尤其是具有高強度粘接作用的膠合劑完全可以應用到電扶梯領域,諸如轎廂裝潢和安裝維保領域,新的無線通訊技術完全可以實現轎廂的內外招呼,甚至給轎廂內部照明供電;新型數字式的0-9的目的樓層召喚面板完全可以突破單一樓層一個按鈕的格局,讓召喚面板的尺寸不再受轎廂壁板尺寸的限制。電梯是定制化產品不假,但是絕非每個組成部件都需要定制化,隨著跨界行業對本行業的認知了解,完全可以在一個更高更新的視角去看待傳統電梯材料和技術,從而在局部進行滲透和迭代。
三、以點到面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務
當一個產品或人物被大家認可或喜歡時,極有可能是從一個細節或者附屬品開始的。比如我的朋友圈中有因為喜歡陳百強,他所在歌友會每年會舉行緬懷悼念儀式,還居然真的會去香港看陳的父親,真可謂愛子及父;我因為喜歡id sofeware在1996年出品的Quake(雷神之錐)從而對id技術總監兼首席程序設計師John Carmark欣賞崇拜有加,因為他的天賦不只體現在他寫的代碼中對邏輯數學的精妙絕倫的算法上面,更把他幼年對火箭技術的癡迷與研究應用到他開發的3D第一人稱游戲里面。所以同樣在電梯行業,我們需要把握能讓人們在某些細節上對你公司產品關注的機會瞬間,比如說發動志愿者隊伍對電梯進行定期免費體檢,體檢的結果可以匯總成報告形式,可以反應出特定安全部件運行的參數和評判結果,最終有質量認可章,讓業委會和物業認可你公司的服務水準和人文魅力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庫的建立,從而掌控該臺電梯運行情況,在關鍵時候提前出具需要大修或者更換零部件的報告;也可以走近幼兒園或學堂給小朋友們講述如何安全乘坐電梯,鄧小平同志不也在30年前曾經說過“學習電腦要從娃娃抓起”,從而結出當今我國物聯網英才輩出的碩果,同樣我們可以把電梯安全以及乘梯知識通過走訪學校把你公司產品的形象推廣開來。
四、通過文明創建讓競爭力持續得到提升
我在UTC(北美聯合科技公司)旗下的OTIS高速電梯公司工作過程中,獲得了一個叫ACE的證書, ACE是Achieving Competitive Excellence 的縮寫,是以持續改進方法并借助團隊協作來把工作做到極致為目標,且已具備相關技能的認證證書。其中具有創新思維的確立,有如何把想法通過頭腦風暴梳理出正確的行動綱領,如何結合不同人員的強項把任務有效地分配下去,再在不同的節點進行匯總,查驗實際結果和理論值的差距從而不斷修正行動路線。其中也有通過反壟斷反腐敗,對積極參與公平競爭的鼓勵。
關于這個“鼓勵競爭”我覺得很有必要站在一定角度給大家詳細解讀一下。所有的競爭機制必須在一個健康良性的大環境下才是合理的。反之,如果在一個無序競爭機制的氛圍,在一切只圖眼前利益卻不求長遠規劃的急功近利浮躁的大環境下,再去積極鼓勵大家參與公平競爭,那我覺得是一種文明退化。行業朋友可以仔細觀察一下,人口3億但人均電梯占有量卻遠超中國的美國只有幾家電梯公司,除了UTC旗下的OTIS,還有曾經的Dover(多快電梯),但最終在上世紀末期被蒂森收購。為什么一個如此崇尚自由民主、鼓勵競爭的美國卻只保留幾家本土品牌的電梯公司。答案只有一個,美國非常清楚競爭必須在一個良性環境中進行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為什么美國小孩可以在非常輕松整天玩樂的氛圍中健康成長,有人會反駁說“你沒看到還有很多美國孩子課后也讀補習班,就是沖著能躋身名校去的,而那些整天被授予快樂教育的小孩長大了可能就是藍領,如果是電梯人就是流水線工人,就是安裝維保人員”。這話沒錯,但問題是人家“藍領”是有工會支持,而且收入不比白領低,尤其是美國藍領他們的收入是中國藍領的8-10倍。在澳大利亞出席一個朋友婚禮的時候,有個金發碧眼長相帥氣、穿著得體、氣質儒雅的小伙子坐在一桌,閑聊中我問他是否在哪家企業擔任要職,他自豪地告訴我他是一個砍樹的。我在想中國的“光頭強”什么時候也可以這樣神采飛揚氣宇軒昂地幸福生活。
成功路上并不擁擠,錯誤的路上卻總是人滿為患。這個時代需要有情懷的匠人。讓工人具有“工匠精神”的主要條件是待遇和尊重,期待未來良好的公司福利和不受鄙視的社會地位能令電梯一線人員安心,普通的電梯工人也可以實現人生價值,也能安居樂業。期望我國民族電梯業高層能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具備破釜沉舟的膽魄,讓行業競爭走向有序,走向聯合,讓未來電梯人的工作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