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時間較久的老舊小區幾乎都是多層住宅,居住者也以中老年人為主。由于沒有電梯,爬樓梯成為很多老人尤其是行動不便老人日常生活的一大難題。隨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呼聲也越來越多。 令人欣喜的是,我市正在積極開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今年計劃在4個老舊小區開始試點。加裝電梯需要什么條件?資金從哪兒來?有哪些難題……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深入走訪調查。
多層住宅無電梯 老人出門成難題
“每天上下樓都要費好大勁,實在太不方便。”提起如今住在多層無電梯樓房里的苦惱,家住香苑小區6樓、今年77歲的王女士深有體會。 據王女士介紹,她和老伴于2003年搬進香苑小區,房子有140多平方米,小區環境不錯,每天爬爬樓梯也不感覺到累,住著很舒適。可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爬樓越來越費勁,有時還沒爬到4樓就累得直喘氣,要歇好一會兒。特別是2015年,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伴突發腦梗、半邊癱瘓不能正常行走后,沒有電梯的不方便更加明顯。
“老伴現在幾乎不能下樓了,要是有個電梯,我還能用輪椅推著他下去轉轉。”為了少受爬樓之苦,王女士自己也是能不下樓就不下樓,每次買菜都會特意多買點。王女士表示,現在外地一些老舊小區都已經加裝電梯了,她和老伴也很期盼相關部門能夠牽頭組織這一便民好事,需要分攤費用時自己也愿意掏錢。
和王女士有同樣期盼的市民還有不少。梅蓮路1號公寓是個多層老舊小區,居住在此的黃先生告訴記者,他的母親已經80多歲了。由于腿腳不便、又住在5樓,母親現在幾乎不下樓了,還常跟他抱怨住的樓層太高。不僅僅是母親,小區住的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難以忍受爬樓不便的市民常說,“如果像新小區一樣有個電梯就好了”。
既有住宅增設電梯
我市已開展試點工作
如何解決老人尤其是癱瘓老人上下樓不便的困擾?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我市召開“兩會”時,關于老舊小區住宅樓加裝電梯的問題就成為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的重點之一。市政府已將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試點工作列入了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對此,蕪湖市住建委積極開展此項工作,不僅要求各區在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中選點試行加裝電梯,還起草形成了包括老舊小區在內的《蕪湖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辦法》的初稿。
據市住建委物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目前的初稿,該辦法所稱的既有住宅指的是市區行政區域內已建成投入使用、具有合法權屬證明、未列入房屋征收計劃范圍、且未設電梯的非單一產權住宅。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應在滿足規劃的前提下,不改變原有建筑主體結構形式,保證建筑結構安全、消防規范和安全疏散等要求,且增設電梯位置應在原建設用地界址范圍內。既有住宅電梯以幢或單元為單位,本幢或本單元業主增設電梯的意向及初步方案應當充分聽取擬增設電梯服務范圍內全體業主的意見,并經過本幢或本單元全體業主同意。經各區前期摸排已上報的選點計劃,今年初步計劃在鏡湖區的渡春花園小區二期、申元街小區、富春園小區和鳩江區的怡園小區進行加裝電梯試點。 增設電梯所需資金從何而來?該負責人介紹,主要由業主共同籌措出資。根據初稿建議,一是業主可根據所在樓層、面積等因素分攤資金,分攤比例由出資的全體業主協商確定;二是出資增設電梯的業主可按規定提取住房公積金、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三是財政補貼資金和社會投資等。
加裝電梯工程復雜
諸多難題待探討破解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提升老舊小區居民生活品質及“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不過也有困難。記者了解到,經過前期各區加裝試點工作的摸底選點情況以及外地城市經驗,試行加裝電梯時還面臨著不少難題。
“第一個便是協調難”。市物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外地模式,目前加裝的電梯有的是直接倚靠外立面建設,有的則是離樓棟有些距離,再通過回廊連接各家各戶。加裝電梯有可能少量占用建筑周圍的空地、綠地等,同一幢建筑高層住戶與低層住戶之間、同一個小區相鄰建筑的住戶之間,很難保證意見一致。加裝電梯后的采光、日照、通風及運行噪音等問題,均有可能引起居民鄰里之間的矛盾。
籌資也不會容易。購買加裝電梯的資金、各樓層業主之間費用分攤比例、政府財政給予多少補貼、如何對低層住戶進行補償等資金問題都是大家關注的難點。該負責人表示,為了鼓勵和支持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加裝電梯后新增建筑面積可能將由該梯號的全體業主共有。此外,加裝電梯后的管理維護也是個難題。如今不少老舊小區沒有物業,如何有效管理好電梯這一特種設備都需要再進一步探討。
總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不但涉及住宅建筑結構、電梯安裝等技術、安全問題,也涉及小區居民意愿、物業價值、改造資金籌集、電梯加裝資金補貼和補償,以及后期管理養護費用分攤等問題,是一項情況復雜、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市物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坦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還需統籌協調市財政、規劃、質監、消防、城管、供電等多個部門,也需要廣大居民的支持。目前安徽省有關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還未正式出臺,待出臺后,市住建委也將進一步修改完善目前的初稿后報市政府法制辦,同時協調多個部門破解難題,加快推進我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