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試點政策出臺實施到首部電梯投入使用,僅用了7個月;從材料申報到首筆財政補助資金發放到業主手中,更是只用了12個工作日。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推進有力度,印證了濟南民生實事的快速度,也展示了文明泉城的城市溫度。
不斷完善的政策
4月20日,濟南市老舊住宅小區整治改造和物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我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政策適用范圍的補充規定》(濟房物字〔2018〕4號),將歷史原因造成的“有井無梯”、無房屋產權手續的既有住宅,以及已發放不動產證的部隊住宅樓納入老樓加裝電梯試點范圍,享受財政補助政策。
政策的放寬,讓經三路240號濟南飯店宿舍這種因為歷史原因建了電梯井卻未安裝電梯的老住宅樓,得以分享惠民政策的陽光;也讓英雄山路201號7號樓等因故未能辦理不動產證的老樓,看到了加裝電梯并享受財政補助的希望。
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居住在城市的老人越來越多。在一些老舊小區,60歲以上的老人超過60%,有的甚至達到百分之七八十。省糧食局宿舍等多個小區,有的老人因為上下樓不方便,常年無法下樓。為老樓加裝電梯,是群眾尤其是老人們多年來的期盼。積極回應群眾新期待,正是政府推動城市有機更新、提升城市溫度過程中的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2016年底,我市啟動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數月之后《濟南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辦法(試行)》(濟政辦發〔2017〕26號)出臺實施。在借鑒國內其他城市經驗基礎上,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等有關部門緊密結合濟南實際,不斷探索、完善相關政策,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組織開展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的通知》(濟房物字[2017]2號)、《濟南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有關手續辦理導則》(濟房物字〔2017〕3號)、《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我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的通知》(濟房物字〔2017〕4號)、《濟南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財政補助資金實施細則》(濟財綜〔2018〕7號)。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簡化了老樓加裝電梯審批手續,規范財政補助資金的發放流程,使這項民生工程得以更快落地。
不斷顯現的效果
“上周一,我們一次性報檢了4部電梯,周五通過驗收,‘五一’之后就能都用上了。財政補助預計5月份就能拿到。”4月30日下午,為省糧食局宿舍、省黃河河務局宿舍安裝電梯的濟南正迅電梯有限公司總經理湯修貴這樣表示。這意味著省糧食局宿舍8號樓91歲離休干部楊萬興等人多年的“電梯夢”不日就能變成現實。
對家住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宿舍8號樓的老教授們來說,在經歷一波三折的電梯加裝過程之后,加裝電梯終于通過驗收投入使用的那一刻,激動之情更加難以言表。
在英雄山路201號居民小區4號樓,王其章雖然不是最先醞釀給老樓裝電梯的離退休老人,卻是最先用上電梯、最先拿到財政補助的幸運兒。因為采用裝配式建筑,王其章所在的4號樓兩個單元僅用了1個來月,就完成了電梯加裝,全市第一個通過驗收獲準投入使用,又于4月26日拿到了全市第一筆40萬元老樓電梯財政補助資金。據他透露:“有幾戶鄰居本來打算賣了房子換個有電梯的,安了電梯之后,他們又準備重新裝修搬回來住了。”
統計數據顯示,試點第一年,全市有加裝意愿并初步協商一致的單元為309個,77個單元具備開工條件,開工19部,其中竣工試運行6部;4個月之后,有加裝意愿并已初步協商一致的單元增加到353個,130個單元正在辦理規劃審查和施工備案手續,59個單元已開工建設,其中11部電梯經質監部門驗收備案已投入使用。
在其他城市老樓加裝電梯推進緩慢的背景下,濟南試點工作可謂一枝獨秀。來自省住建廳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省通過規劃審批的老樓加裝電梯為144部,開工68部,其中通過質監部門驗收合格并投入使用的9部。這里面,絕大多數在濟南——通過規劃審批116部,開工47部,其中投入使用7部。
4月26日,在全省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調度會上,省住建廳副廳長周善東對我市老樓加裝電梯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我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措施得力、成效顯著,經驗可復制。
不斷推動的試點
“老樓加裝電梯是重大民生工程,已被列為今年市政府18件民生實事之一,不僅要做好,更要做出口碑。”作為牽頭單位,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對試點工作傾注了不小的心力。該局黨委書記、局長徐春華多次在有關會議上著重強調推進這項工作的重要性。
按照計劃,今年全市將力爭完成不少于180部電梯的加裝工作。“下一步要著重從以下幾方面有效推進試點工作:一是在總結前期工作基礎上,聯合質監、規劃、建設等部門,繼續完善規劃、施工備案手續,強化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確保加裝電梯安全可靠;二是配合市質監部門,聯合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等單位,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安全技術標準的制定;三是繼續加強對街道辦事處的政策指導,發揮好街道辦事處調解和指導的作用,協調業主充分協商,積極化解增設電梯中業主之間的矛盾糾紛;四是加強對政策和工程實例的宣傳,讓這項惠民工程贏得更多群眾的理解、支持,把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惠及更多群眾。”徐春華說。
在4月26日召開的調度會上,省住建廳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政策體系;要實行“一站式”、“最多跑一次”等審批服務模式,切實加快工作進度。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物業處處長丁來強說,這方面的工作我市已在推動過程中,目標是規劃審批、施工備案、質監驗收、申報補助等全流程只讓老百姓跑一次。
而對山東泉順達裝配式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長段連存來說,不斷加強創新性技術研發,讓老樓電梯更安全、更可靠、更舒適,是這位從華為轉行的“技術控”考慮的首要問題。在他帶領下,該公司在裝配式電梯各個環節開展了一系列技術創新,將力爭在濟南打造多個樣板。與此同時,他和多位同行還希望搭建一個開放式的交流平臺,共同探討、解決加裝過程中面臨的政策、標準等相關問題,促進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
在企業、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的共同推動下,我市老樓加裝電梯標準化已走出可喜的一步。目前,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相關專家已就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安全技術標準制定展開前期調研、起草工作,著重考慮加裝電梯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從加裝電梯的基本規定、設計要求、電梯要求、質量控制及驗收、運行維護等方面對老樓加裝電梯全程進行規范。標準出臺后將作為山東省地方標準,填補老樓加裝電梯環節的標準空白,計劃2019年底拿出初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