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政府2月27日召開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陜西省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對電梯轎廂廣告收入的歸屬和使用做出規定,明確電梯轎廂內部廣告所有收入歸業主所有,優先用于支出電梯維護保養等費用。
電梯制造單位
應對電梯運行情況跟蹤調查
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建筑設計單位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和標準規范,根據電梯的使用頻率、使用場所等因素,設計電梯的數量、參數,設置雙回路供電系統、備用電源或者應急平層裝置之一,配備電梯視頻監控設施,并綜合考慮急救、無障礙通行等功能。
建筑設計單位有關電梯的設計不符合國家、省有關規定和標準規范的,施工圖審查機構不予審查通過。
電梯制造單位應當對其制造的電梯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對其發現的電梯維護保養和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告知電梯維護保養單位和電梯使用單位,并提出改進建議和提供必要的技術幫助。
電梯轎廂內部廣告收入
優先用于電梯維護保養等
機場、車站、客運碼頭、商場、體育場館、會展場館、公園、影劇院、學校、幼兒園、醫院、地下通道等公眾聚集場所的在用乘客電梯和在用住宅電梯使用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電梯進行雙回路供電或者配置備用電源或者應急平層裝置改造,安裝電梯視頻監控設施。
電梯轎廂內部廣告所有收入歸業主所有,優先用于支出電梯維護保養等費用,電梯使用單位每年至少公布一次電梯轎廂內部廣告收益及使用情況。電梯轎廂門內側、層門外側不得設置廣告。
電梯停用1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超過下一次定期檢驗日期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封存電梯并設置警示標志,自封存之日起15日內到負責該電梯使用登記的電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停用手續。
電梯的更新、改造、重大修理費用依照有關規定從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資金不足部分或者無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由電梯所有權人籌集。電梯維護保養和檢驗檢測等費用由電梯使用單位支付。
“服役”年限達15年的電梯
應進行改造修理或者報廢
電梯有下列情形之一,可能影響電梯使用安全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委托具有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電梯監督檢驗或者型式試驗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安全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電梯進行改造、修理或者報廢,具體為:
電梯整機使用年限達15年或者重要零部件使用年限屆滿的;因電梯事故導致人員傷亡的;受水災、火災、地震等災害影響電梯安全性能的;故障頻率高,電梯使用單位認為需要安全評估且所有權人同意的。
經評估應當修理、改造的電梯,在修理、改造后,經監督檢驗合格方可繼續使用;經評估應當報廢的電梯,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報廢拆除前,向電梯所在地的市級電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手續,并對報廢電梯進行破壞性拆除。
設區的市出現電梯困人時
抵達時間不超過30分鐘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當依法取得相應許可,從業人員應當依法取得相應資格證書。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制訂應急救援預案,每半年對維護保養的不同類別(類型)電梯至少進行一次應急救援演練;建立值班制度,設立24小時值班電話。接到電梯困人故障報告后,電梯維護保養人員應當及時抵達所維護保養電梯所在地實施現場救援,設區的市抵達時間不超過30分鐘,其他地區一般不超過1小時。
建立每部電梯的維護保養記錄,并保存4年以上;配備與電梯維護保養業務相適應的維護保養人員;電梯維護保養人員應當持證上崗,不得在其他維護保養單位兼職;進行維護保養或者應急救援時,持證的電梯維護保養人員不得少于2人;未經電梯使用單位同意不得將維護保養事項轉包、分包給其他維護保養單位。
監管部門應建立電梯安全
誠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
電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電梯安全誠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信用信息共享和公開,對電梯生產、使用、維護保養、檢驗檢測等過程中列入名單的單位,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措施。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電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舉報電梯事故隱患和電梯安全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