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多年的蔡伯家住荔灣區(qū)西村街原鋼管廠宿舍樓9樓,每天上下樓梯耗費將近15分鐘,對于頭發(fā)已經(jīng)發(fā)白的他而言,可謂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為了能夠給自己的房子加裝電梯,他主動牽頭成立了電梯加裝籌備組,但鄰里之間對于籌資比例的矛盾,讓項目一直擱置。2017年8月,荔灣出臺新政,舊樓宇加裝電梯可獲政策補助10萬元。在政府部門資金補貼和人力投入的合力下,去年年底,蔡伯終于用上了期待已久的電梯,新建成的電梯更成為了他們鄰里之間的“連心橋”。
幸福賬單
上下樓變輕松了,鄰里關(guān)系升溫了
蔡伯是原廣州鋼管廠的員工,住在西村街環(huán)市西路29號的宿舍樓9樓。隨著年紀增長,上下樓已成為他們這些老居民每天最頭痛的事情。2012年,廣州市政府出臺《廣州市既有住宅樓宇增設電梯試行辦法》,對舊樓加裝電梯發(fā)布指引,作為舊樓的高層住戶,蔡伯自然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夠加裝上電梯。
2014年6月開始,蔡伯就成為該棟宿舍樓電梯加裝籌備組的成員。不過,項目開始前期,電梯加裝籌備組就遇上了難題。“我們的宿舍樓住宅從3樓開始,大家對于電梯加裝的矛盾,主要還是集中在高層與低層對于籌資比例分配的不同意見。”經(jīng)過長時間溝通,籌備組仍然無法解決矛盾,最后只好找到街道方面前來協(xié)助溝通。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荔灣區(qū)出臺全市首個舊樓加裝電梯補貼政策,將按加裝一臺電梯補助10萬元的原則,制定財政補助實施方案。由于加裝電梯對于所有業(yè)主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在政策利好之下,鄰里之間對于加裝電梯的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提升,最終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去年年底,這棟宿舍樓電梯終于加裝完成并投入使用。
與蔡伯同住宿舍樓9樓的黃叔表示,隨著年齡增加,他平時最怕的就是上下樓,上一次樓梯中途要休息3到4次,花上近15分鐘,因此,他除了買菜一般都不會下樓。現(xiàn)在加裝電梯后,坐一趟電梯不到1分鐘,每天吃完晚飯都要下樓散散步。蔡伯也表示,加裝電梯后,鄰里關(guān)系大大升溫,“雖然大家都是同一個工廠的人,但以前因為出入不方便,平常很少交往,現(xiàn)在有了電梯,不但我們老同事有講有笑,就連年輕人也和我們聊了起來。”
自從舊樓有了電梯,蔡伯每天上下樓輕松多了。信時記者陳文杰攝
解讀
荔灣舊樓加裝電梯可獲補貼10萬
按照荔灣《荔灣區(qū)“百梯萬人”舊樓宇加裝電梯財政補助經(jīng)費管理規(guī)定》,對自2017年8月1日以后取得《電梯使用登記證》的加裝電梯項目,每加裝一臺電梯即可享受補助10萬元。蔡伯所在宿舍樓成為荔灣首批拿到10萬元補貼的加裝電梯項目,由于電梯已投入使用,那么他們準備如何使用這筆補貼呢?
“加裝電梯前期的費用雖然不低,但相對后期維保費用而言還是九牛一毛。”蔡伯介紹,這筆補貼他們計劃全部用于電梯維保費用。“我們咨詢過相關(guān)的電梯維保公司,這臺電梯一年下來的維保費用大概在7000元左右,如果每年都要重新按照相關(guān)比例進行籌集,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所以我們決定把10萬元直接作為電梯維保基金,起碼能用10幾年,減少大家的麻煩。”
與蔡伯的情況相類似,市民潘先生所在的花地街怡德街9號樓,也是首批拿到10萬元補貼的加裝電梯項目。他說,“我們希望這筆錢除了作為電梯維保基金以外,還能改善我們的居住環(huán)境。在周邊三棟樓都加裝電梯后,我們會把之前用剩下的資金和10萬元補貼對周邊環(huán)境進行改造,把路面和綠化做好,然后對樓道的墻面進行翻新,還計劃在電梯內(nèi)裝上空調(diào),改善乘坐環(huán)境。在完成這些改造后,我們會留下5萬元作為電梯維修基金,剩余部分將按照原來籌集的比例返還給各戶。”
街道全程介入舊樓加裝電梯工作
根據(jù)荔灣區(qū)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荔灣區(qū)老年人口數(shù)有17.66萬,老齡化率為24.4%。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情況日益顯著,舊樓宇加裝電梯的需求越來越大,成為群眾反映的最突出的民生問題之一。荔灣區(qū)現(xiàn)有7~9層住宅樓3354棟,在新政出臺前只有189棟已加裝電梯,加裝電梯比例只有5.6%。而自2017年8月以來,已有8個項目成功拿到10萬元補貼,還有27個項目完成電梯加裝補貼申請的材料投遞,正在走程序領取補貼。
此外,不少之前一直躊躇不前的加裝項目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以蔡伯所在的西村街為例,在新政出臺后,除了已領取補貼或者正在申領補貼的7棟樓外,還有47棟樓成立了居民籌備小組,總數(shù)目超過了政策出臺前5年加裝的總量。
記者了解到,新政出臺不但增加了居民加裝電梯的積極性,還加大了政府部門電梯加裝工作的投入度。西村街負責電梯加裝工作的工作人員表示,由于舊樓加裝電梯屬于居民內(nèi)部問題,政府部門所處的位置相對尷尬,以往更多只能在鄰里關(guān)系協(xié)調(diào)和項目引導上做出指導。政策出臺之后,整個導向都有了變化,從原來指導協(xié)助變成了主動介入。“街道現(xiàn)在全程介入居民舊樓加裝電梯工作,不僅加大了人力投入,還在資金上出臺補助政策,讓我們在開展工作也有了‘靠山’。”
未來期待
更多舊樓可享受電梯加裝“福利”
在新的一年里,街坊們還能繼續(xù)享受這個福利嗎?根據(jù)工作方案,荔灣區(qū)2017~2020年須完成不少于500棟未加裝電梯住宅的加裝電梯工作,占總量約15%。具體來說,爭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實現(xiàn)不少于100棟未加裝電梯住宅樓增設電梯,2018年8月~2019年8月實現(xiàn)不少于200棟未加裝電梯住宅樓增設電梯,2019年8月~2020年8月實現(xiàn)不少于200棟未加裝電梯住宅樓增設電梯。
按照目前進度,今年將有更多舊樓樓可以享受到加裝電梯的“福利”。據(jù)悉,為了讓電梯加裝工作能夠更順利地進行,荔灣區(qū)財政按照每年各條街道增設電梯的數(shù)量,安排各街道相應的前期工作經(jīng)費。
此外,2017年12月,市國規(guī)委編制了廣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宣傳手冊及宣傳動畫《加裝電梯話你知》,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對廣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相關(guān)政策進行深度解讀。據(jù)了解,該宣傳手冊詳細解讀了加裝電梯政策中“專有部分和共有部分”“必要面積”“減少遮擋”“立面美化”等相對復雜的條款,并提供了申請流程和有關(guān)準備資料的明確指引。此舉是為加強廣大群眾對廣州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相關(guān)政策的了解,減少政策推行障礙,便于規(guī)劃部門更好地開展工作、履行職責、服務市民,更好地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