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只剩最后3天,昨天,南京市總結了今年民生實事的完成情況。今年,以普惠共享為導向,以群眾需求為目標,按照黨代會和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交通出行、居住環境、公共服務等7個方面共35件民生實事的目標,細化分解,扎實推進,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各項民生實事全面完成,有些實事如小學“彈性離?!?、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 盛文虎
交通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交通治堵工程成效顯著,完成揚子江隧道江北連接線快速化改造工程、龍西立交二期等6條道路建設;緯七路東進二期、苜蓿園大街南延工程主線已通車;建成4條干線公路;建成農村公路452公里。建成15座公交場站和30.2公里公交專用道,完成233個公交站亭(牌)改造出新,新辟11條公交線路。建成玄武、鼓樓四區公共自行車綜合服務中心,新增公共自行車服務網點380個,新增公共自行車2.5萬輛,完成主城公共自行車無卡租賃系統研發和建設。
2017年,南京晨報一如既往關注南京的交通發展,《天天堵的卡子門有望不卡了》《江北16個堵點、揚子江大道將改造》等報道,向市民傳遞著南京交通服務的最新進展。
晨報關注
居住環境不斷優化
南京今年新開工保障房442萬平方米,竣工377萬平方米;籌建人才安居住房81.5萬平方米;完成棚戶區改造430萬平方米。整治240個老舊小區、建筑面積約500萬平方米。
扎實推進加裝電梯工作,1400部簽訂書面協議,1150部通過初審,700部已通過規劃審批手續,300部正在施工,150部已完工。
完成南玉帶河、珍珠河等109條黑臭河道治理,整治排口1246個,完成清淤疏浚356萬立方米。改造35處積淹水片區(點),新建、改造供水管網100公里,完成主城200處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實施完成22條道路綜合整治。
全年翻改建、出新公廁645座,并達到二類以上公廁標準。
舊樓加裝電梯,是2017南京城市建設和改造的民生工程之一,這一年,晨報對此做了系列報道。加裝工程有何痛點?問題如何解決?加裝有何經驗……晨報報道滿滿干貨!
晨報關注
公共服務不斷完善
扶持青年大學生創業超過6000人。制定了《南京市高校畢業生住房租賃補貼申請、審核、發放操作(暫行)辦法》,補貼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3.2萬名。持續推進青年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遴選資助,起點金額由10萬提高到20萬,全年獲批遴選資助創業項目287個。
全年新改擴建幼兒園25所,創建省優質幼兒園31所、市優質幼兒園45所。實施“彈性離?!闭撸芤嫘W生達7.2萬人。
培養具有較高水平的社區全科醫生400名,醫聯體全年下派624名醫務人員服務基層。創建15個市級特色??啤?4個省級標準化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40.5萬企業退休人員提供免費體檢,免費為市民體質檢測超過5萬人次。醫療保險老年居民財政補助標準從460元/年提至500元/年。7個開展新農合的區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至660元/年。
今年,晨報在醫療方面干了一件大事。6月7日,聚集南京100余家社區醫院機構的“社區醫療健康聯盟”成立了,隨后進行的“最美健康守門人”評選,讓市民了解了不少特色科室和牛人。
晨報關注
養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推進街道公辦居家養老中心轉型,由社會力量獨立運營的3A級以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占比達90%。新建21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21個老年人助餐點。半失能老人購買居家照護服務標準從300元/月提至400元/月、失能老人購買居家照護服務標準從400元/月提至700元/月等。提高養老待遇水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計發標準由每人每月345元調整到380元,老年生活困難補助人員社會保障待遇由375-515元調整至420-560元。
養老方面的變化與進展,也是今年晨報關注的重點。智慧養老、養老綜合服務樣本、醫養結合等主題的多篇報道,為市民帶去最新的權威消息。
上一篇:老樓裝電梯 政府給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