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成都市大數據和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及成都市廣播電視臺聯合打造的“網絡理政·真情面對”之電梯安全篇順利播出。電梯安全事關著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全,更涉及千家萬戶,容不得絲毫懈怠、忽視、麻痹和僥幸。近段時間以來,通過成都市政府網絡平臺上匯集到的有關電梯安全和管理方面的問題,九成以上都和電梯安全隱患有關。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網絡理政平臺收到的電梯方面的訴求數量很多,其中反映小區電梯經常出現故障、存在安全隱患的訴求占比超過80%。
據悉,我市將引入大數據、物聯網建電梯應急救援平臺,目前,平臺的建設正在積極推進中,前期,我市已經建了一個電梯安全公共服務平臺,這個平臺目前實現了這幾個方面的功能。
首先,通過給每一臺電梯里面粘貼了一枚3D防偽的激光二維碼,相當于給每一臺電梯一個身份證號碼,上面除了二維碼,還有一個數字,粘貼了這個之后,將采集每一臺電梯的基礎信息,基礎信息就是它的制造單位,使用單位,它所在的準確的位置,包括它在GPS坐標上的準確的一個點,這些數據都會采集回收,現在全成都市已經進入系統平臺的電梯有11萬多臺。在此基礎上,3D二維碼還有幾個功能,一個功能就是監督維保單位的維保行為,所有的維保單位,憑維保資質在該系統平臺里面進行注冊,所有的維保人員的作業資質在系統里面注冊,注冊以后和他使用的手機進行綁定,綁定以后他們就可以通過掃描這個二維碼來進行維保,他們在維保開始的時候必須掃一次二維碼,在維保結束的時候再掃一次二維碼。按要求,維保的過程必須是定人、定時、定點,來防止維保作假的行為,這樣也能方便我們監管部門,監督維保單位是否按時在每15天進行一次維保,是不是有資質的人員在開展這個工作。
此外,普通的老百姓通過安裝相應的APP,就可以掃描這個二維碼,對電梯的基本信息、檢驗情況、電梯維保情況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