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張姓女士給河南鄭州市電梯應急處置中心96333打來電話,稱她被困在該市管城區鄭汴路貨棧街康橋花園15號樓2號電梯一樓的電梯間里了。接線員告訴她不要緊張,安靜地等待救援人員到來。96333工作人員放下求援電話,立即從電子檔案中調出編號為155171790的電梯資料,查出維保責任人是河南平安電梯有限公司的閆振亞。1分鐘后,電話通知到閆師傅;4分鐘后,閆師傅到達現場;約15分鐘后,張女士從電梯間安全走出。至此,一起因電梯門繩磨斷造成的困人事件得到高效處置。
據統計,鄭州市目前登記注冊的電梯達到6.5萬臺,面對每年高達20%的快速增幅,鄭州市質監局采取4項措施,尋求保障市民安全乘梯的良策。
一是推動市政府出臺《鄭州市電梯安全使用管理辦法》。11月,《鄭州市電梯安全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經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并對外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特別對乘客做出一系列規定,如乘客應當按照安全注意事項和電梯管理要求乘用電梯,不得乘坐明示處于非正常狀態的電梯;不得在超過額定載重量時乘坐電梯;不得攜帶自行車(含電動自行車,已折疊的自行車除外)乘坐電梯等行為。《辦法》是現有電梯安全法律法規基礎上的一個有效延伸和補充,貼合鄭州電梯使用現狀,為電梯安全監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
二是在河南省率先組建了經費全額財政保障的電梯應急處置中心。建設電梯安全運行應急處置平臺,構建保障電梯安全運行的網絡。以96333號碼為應急熱線,坐席人員晝夜值守,隨時接聽求救電話。中心發揮統一指揮調度功能,整合鄭州市維保力量,建立起由一級響應為主、二級響應為輔、三級響應為保障的電梯應急救援機制。從今年3月9日起試點開展電梯應急處置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電梯應急熱線464起,平均每天受理1.4起,共解救被困人員574人,救援平均用時10分鐘,維保人員平均到達現場時間16分鐘。
三是編織應急救援網絡。以鄭州市175家電梯維保公司中的電梯維保人員為主要力量,維保人員的通訊信息與市電梯應急處置中心共享。鄭州市質監局借助政府財政支持,購置了147輛電動自行車,分發給建檔中的救援人員,并為他們統一配備了反光背心、手電、頭盔、萬能表等工具。同時為全市每臺電梯制作一個電梯救援標識牌子,粘貼在電梯轎廂中,方便市民在第一時間能聯絡到96333工作人員。目前,已經粘貼救援標識牌11661張。
四是建立維保質量排名優勝劣汰機制。鄭州市電梯應急處置中心每月對市民的電話求助信息進行匯總分析,統計出每月每家電梯維保公司所維保電梯發生故障的次數,從高至低排出名次,每家電梯維保公司的工作質量顯而易見。同時將這一統計結果通報到該市所有的電梯維保公司、電梯管理責任人的手中,倒逼維保質量的不斷提高,電梯管理責任人也能從中選出質量更有保障的電梯維保公司進行合作簽單,久而久之,逐漸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場,把不重視維保質量的公司淘汰出局。
談及今后電梯安全管理的舉措,鄭州市質監局局長何增濤表示,將在市政府的領導下,抓好《辦法》的落實,制定實施細則,嘗試推動設立電梯及其附屬設施專項維修資金、從物業費中按比例劃撥電梯日常維修保養費進行專款專用等,為市民乘用電梯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