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清溪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快意電梯公司在技術和資本的雙輪驅動下,近年來轉型升級風生水起。據介紹,公司近三年投入研發資金高達6400萬元,平均年增幅20%以上,目前擁有一支200多人的研發和工程技術隊伍。而更讓人矚目的是,其近年來“走出去”成效顯著,在巨頭激烈競爭的海外市場爭得一席之地。
在快意電梯的掌舵人看來,市場在大浪淘沙的過程中,必然會淘汰掉能效比較低且產品低端化的企業。要想實現長遠發展,技術與管理均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實現業務的精進與打造產品的核心競爭優勢。
A 憑借深厚積累 轉型升級謀發展
“ 春江水暖鴨先知 。國際金融危機以后,在國內外市場中,對電梯企業的沖擊和壓力,我們企業也感受得比較明顯。”快意電梯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企業積極圍繞產品、技術、管理、服務四個方面進行轉型升級,每年投入巨資不斷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和產品品質,同時不斷引進自動化生產線和采用機器人作業,保證技術和產品的持續提升。
其中,引進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系統,改變企業以往的粗放式經營管理模式,主動自我轉型,以提升企業管理能力。通過采用先進客戶服務平臺——快意電梯遠程監控中心、成立專業工程安裝服務公司、組建快意電梯維保團隊等一系列專業化運作,保證快意電梯銷售各環節的專業化服務,從而提升企業的綜合市場競爭力。
“轉型升級是企業打破固有思維、自我否定的過程,在產品、研發、服務等各方面都需要重新認清自己。雖然困難,但是企業必須要做,公司從高層到基層員工全員動員,不斷學習和探索。”上述負責人說。
據介紹,快意電梯一貫重視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為企業持續快速發展儲備相關技術,逐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究一代、構思一代”是快意電梯一直秉承的目標。為此,快意電梯每年投入2300萬元以上的專項資金,保證滿足企業研發所需的一切資源配置。
據快意電梯監事單平介紹,目前企業正在IPO排隊。快意電梯擁有各項專利120項,其中,核心發明專利12項,且100%應用到產品之中。至今,企業已在全國建立了30多個分支機構,銷售網絡和服務網點覆蓋全國3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輻射2000余個縣級行政區域。完善的渠道和專業化的服務,能夠保證快意電梯為客戶提供售前、售中、售后一站式專業的、貼身式服務,同時,通過優質的產品和高效的服務,塑造企業品牌口碑。
“電梯是個比較小的行業,但需要長期的積累,不是有錢、愿意做就可以。它需要人員、技術以及錯誤的積累。一個新公司對風險無法控制,因為它沒有犯過錯誤。”快意電梯常務副總辛全忠表示,快意電梯從小到大,從學習跟進模仿到自主研發,再到滿足客戶的不同地區不同標準的需求,發展成為一家年產值8億元以上的電梯品牌企業。
B 大數據確定需求 走向海外拓市場
可以說,快意電梯這幾年發展得比較快,一方面是企業的基本功扎實,無論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都在不斷改善和提升,產品過硬,客戶的認可是最好的口碑;另一方面基于企業的市場戰略布局,特別是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之后,快意電梯深耕國際、布局全球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在快意電梯的海外國際業務部,有好幾個海歸人才,專職負責企業的海外業務拓展。往往一個海外項目的拓展需要業務管理人員長時間的討論、醞釀,才會最終決定。而決策的過程中,最重要是看出口數據。“看全世界各地到中國采購哪些東西,可以確定哪個市場有這個需求。再通過網絡或媒體了解當地的情況,分析大數據確定這個地區的市場需求情況。”該部門的人員透露。
通過這樣的方式“走出去”,快意電梯較為值得稱道的地方是在新加坡。企業自2006年進入新加坡以來,已經中標了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電梯供應項目,合計為該項目提供電梯超過5000臺,憑借安全優質的產品和專業高效的服務,受到新加坡政府和國民的高度贊賞和認可,連續六年成為HDB戰略核心電梯供應商。
“從HDB再到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濱海私人高檔住宅、新加坡MRT輕軌等項目,新加坡大部分國民日常出行所使用的電梯均來自快意電梯。”新加坡電梯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新加坡是我們第一個海外市場,也是最難啃的。”據快意電梯海外業務總監介紹,新加坡的要求會比一般地區如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地要嚴格。“當時有關部門出來的標準、標書有厚厚三四本,光研究標書就需要團隊花一兩個月的時間,一條條細節把它啃下來。”
辛全忠曾多次帶隊督導海外的項目。“一出去就會遇到文化上的差異。比如新加坡,雖然是華人社會,但他們對產品細節、工作程序方面的要求,基本是西方的思維習慣。我們的施工隊在當地開展電梯更換項目,會躺在花園的凳子上休息下,但這些舉動在新加坡的公共場所是不允許的。包括大聲說話、開會集會等,這些在當地都需要引起注意。”
“走出去”也意味著與國際一線品牌直接搏殺。目前歐美以及日本的大品牌,占了全球海外市場的絕大多數。對此,快意電梯定的策略是“兩條路”:一是找當地的合作伙伴,由其提供技術服務支持;二是在當地設立公司,就相當于獨立的子公司。截至目前,快意電梯已經在中東、印尼、香港、斯里蘭卡成立了四家子公司。正籌劃在印度、澳大利亞等地成立合資公司。快意電梯的海外擴張之路走得頗為穩健。
目前快意電梯正在著手進入俄羅斯國家。“俄羅斯近年來經濟有所下滑,相應的電梯使用量也會變少,因此在當地拓展也需要等待時機。”快意電梯海外業務總監介紹,事實上,電梯是一個很特殊的產品,在廠里是零部件,到現場經過工程施工,才能形成一個產品。這就考驗企業的工程、管理、維保及客戶服務能力。“比如出去俄羅斯就會遇到語言問題,當地講英文的很少,而且俄羅斯的技術門檻有自己標準,要做相應的產品認證,這對技術、市場、人員以及產品服務而言都意味著新挑戰。盡管如此,俄羅斯這么大的市場,還是要闖一闖。”
C“倍增”計劃如虎添翼 加速推進全球化
按照業內人的說法,中國電梯行業是國家比較早開放的行業,處于完全市場化競爭的狀態。在這個背景土壤里成長起來的民族企業,目前部分也具備了比較強的海外競爭力。例如快意電梯,其出口已占到公司的1/4至1/3。“能活下來就要找到生存之道。”辛全忠如此表示。
2011年,快意電梯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的工業園投入使用,同時創建IFE中國技術研發中心,園區內興建85米高的電梯試驗塔和40米高的扶梯試驗塔,成為“東南亞第一塔”。
“長期以來,快意電梯承擔省、市科研項目研發任務,先后與多家知名院校簽訂了長期產學研合作協議等,這些都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助推器。為此,IFE中國技術研發中心和 東南亞第一塔 的建設,也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需要。”快意電梯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在研發人才培育方面,研發技術人員招聘渠道則以網絡招聘和獵頭推薦為主。“一般通過電梯英才網和智聯招聘網這兩個網站,進行簡歷搜索和篩選,然后預約到公司面試,在不能滿足部門需求或較高級的研發技術人員招聘時,會通過獵頭公司進行人選推薦。另一方面公司每年都會培養一批儲備研發技術人員,一般10月份左右開始招下屆畢業生。”快意電梯商務經理吳馨玉說。
近年來,清溪鎮通過企業轉型升級,實現了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初步完成了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的轉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當地的支持。這些年來清溪政府積極引導、支持企業轉型,比如積極支持快意電梯參加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項技術、專利、品牌等方面的學習培訓等,都對企業助益很大。”快意電梯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我們所在的清溪鎮推出的 倍增 計劃,讓企業更有了如虎添翼的感覺。”
按照企業股東大會五年規劃的設想,快意電梯今后將在政策、環境、平臺的支撐下,重點發展兩方面:一個是產品與管理的創新,加大創新型技術研發的投入,配備更加完善的實驗室設施,系統化地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一個是行業供應鏈上下游的延伸,通過并購等可能的手段在未來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實現規模與效益的倍增,為加快全球化進程和穩步踏入高速電梯領域夯實基礎。
對話
快意電梯常務副總辛全忠:
企業愿為清溪積蓄力量共圖發展大勢
南方日報:作為企業負責人,您如何理解“倍增”計劃?企業這幾年有什么規劃目標?
辛全忠:企業“倍增”計劃已成為當前全市范圍內商界關注的焦點。實施“倍增”計劃,大力提高集約發展水平,這體現出了東莞市委、市政府與企業共同發力、攻堅克難的堅定決心。它不僅僅是政府帶動企業突出關鍵環節,完善配套政策,加強督導與考核,著力形成多維度的工作格局,專業而系統地實施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還需要以點帶面,在各個地區建立典范進行引導。
快意電梯能夠進入清溪鎮首批企業“倍增”計劃名單,離不開各級政府領導對企業界的實際需要的持續關注。企業愿意為這座靠傳統產業起家的小鎮,積蓄力量,共圖發展大勢。
南方日報: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怎樣輸出技術?如何與海外做技術交流?
辛全忠:最近有幾個在海外的項目,我們都有提供技術支持。每年也會安排一定的時間讓海外合作伙伴過來進行技術培訓,接受技術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識,以及要了解產品技術、安裝調試等方面內容。這是企業在海外做到一定規模和量級以后,必須要做的。
所謂“走出去”,考驗的一是對海外標準、技術壁壘的了解,二是技術支持能力。我們通過這么多年的摸索,建立了相應的支持服務能力。就拿快意電梯來說,光持護照的員工就有一兩百名,這就保證了隨時可以出國的人員。
南方日報:您是怎么理解“一帶一路”戰略的?對企業發展有什么幫助?
辛全忠:“一帶一路”戰略整體對中國經濟發展是有利好的。事實上,目前中國存在行業產能過剩,而“一帶一路”周邊國家則沒有中國那么強的產品和技術。通過“一帶一路”,我們可以輸出技術、資本、服務等,幫這些國家做建設,也正好可以轉移過剩的產能。
此外,“一帶一路”戰略使企業在海外市場推廣上的信心更加足。今后涉及到一些政策因素,作為民營企業身份投標,相對應會更加靈活、放得開,方便相關事項的開展,政府在政策輔助方面也會有明顯改善。
下一篇:電梯界的奇異博士,你的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