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溫州市電梯數量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目前全市共有電梯4.7萬余臺,隨著電梯數量逐年增加,安全監管方面的隱患與問題日趨嚴峻。近年來,溫州市質監局積極探索、大膽嘗試,創新推行“三乘三”工作法,全力打造電梯智慧監管模式,有效保障市民乘梯安全。
強化三個支撐,確保政策支持到位。一是強化制度支撐。提請市政府出臺了《溫州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溫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7號)。市人大常委會通過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將《溫州市住宅電梯安全管理條例》列為二類立法計劃項目,擬將電梯物聯網終端項目納入《溫州市住宅電梯安全管理條例》。二是強化項目支撐。作為溫州市政府重點建設項目,列入市政府2016年“十大民生實事”任務計劃。聯合市住建委出臺了《溫州市電梯智慧監管三年行動計劃》,計劃通過三年努力,基本形成以電梯應急處置平臺為中心,電梯物聯監控系統為終端,互聯網云服務為橋梁的全市垂直乘客電梯智慧監管大數據物聯感知網絡。三是強化財政支撐。前期財政投入479萬元建成電梯應急處置中心并于2015年12月通過項目整體驗收。今年爭取到290萬元的市財政專項資金用于項目建設。先行試點對象為公眾聚集場所,由政府全額出資或適當補助形式試點600臺。其中全額出資只針對學校、醫院、機場、車站、文體場館、軌道交通站點等公益性公共場所。
注重三個聯動,確保力量參與到位。一是注重政府引導。由政府出資試點,制定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動電梯物聯監控系統安裝、入網工作有序開展。質監、住建部門聯合推進電梯物聯監控系統普及工作,質監局負責試點實施方案和驗收方案,住建委負責系統推廣、跟蹤和監督。二是注重社會協同。充分發揮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協會、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的中介優勢,動員它們做好宣傳組織工作。行業協會、檢驗檢測機構和物聯產品供應企業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三是注重市場運作。引導物聯產品供應企業投入資金開展市場營銷。全市電梯物聯監管系統的推廣普及由有專業資質的電梯物聯終端生產、經營企業進行市場化運作。物聯供應商要嚴格落實產品質量把關,及時做好設備維護。
構建三個平臺,確保載體支撐到位。一是創建電梯智能監測云平臺。通過創建電梯物聯網智能監測云平臺,基本實現了電梯困人或故障自動報警、遠程音視頻安撫、事件全過程自動紀錄等功能。目前在2015年成功創成100臺電梯物聯網終端平臺的基礎上,今年已實施物聯安裝84家單位的436臺電梯(2016年,計劃“在市區500臺公共場所乘客電梯安裝物聯終端”,被列入市政府2016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二是打造快速反應的應急救助平臺。建成全國首個非省會城市電梯應急處置平臺,有效整合、協調全市電梯資源,實現統一指揮、高效應答、動態監控、妥善處置電梯故障困人事件。自開通運行以來,共處理應急事件3985宗,其中困人事件2650宗,故障事件1335宗,解救被困人員5773人,處置成功率100%。而且平均救援到達時間19分鐘,較國家規定的30分鐘縮短1/3,大幅提升了我市電梯應急救援處置能力。三是構建科學縝密的數據分析平臺。依托電梯物聯網終端對電梯進行24小時全天候的數據監控和存儲,將其植入智能故障分析系統和故障預防系統,自動判斷出故障的類型并將其全部記錄并保存在內部存儲器中。通過嚴密的數據分析不僅能及時發現電梯共性問題,進行電梯安全風險預警和研判,而且有助于推動實行電梯科學分類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