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節能主要指:減少電梯運行中能量傳輸過程的消耗,特別待機狀態下的能量消耗及提高電梯的運行效率;電梯環保主要指:降低電梯運行中排放有害物質對周圍環境的污濁。
早在2004年,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制定了《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實施意見》;黨十七大會議明確指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規定:對高能耗特種設備應實行節能審查和監管;國家質檢總局也明確指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要與節能監管相結合。但是現行的電梯標準和安全技術法規,只對電梯的技術要求與檢測檢驗方法提出了明確要求。至今,我國尚未出臺有關電梯能源利用效率的檢測方法和評價方面的標準。由于沒有針對電梯能源效率或能耗指標評價的標準,電梯能效審查與監管工作難以科學開展,同樣在電梯招標中,對電梯節能環保項目的評估也無法可依、無據可查。
根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電梯已定為高能耗特種設備。隨著經濟發展,近年來電梯的數量飛速增長,其所需電能的消耗也在快速遞增。當今,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低碳經濟,保護環境、節能降耗已是全球各國能源發展的方向。降低電梯能耗不僅能降低電梯的運營成本,還能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利改善周圍的環境。由此,不能不引起對電梯能耗標準的高度關注。
現行電梯招標中,因電梯節能環保相關的國家標準至今尚未出臺,目前一般借鑒采用的是德國VDI4707電梯能效標準。該標準是基于2005年瑞士能源效率署在歐洲針對世界八大電梯廠商的33部電梯進行測試評估后,所綜合規劃評定出來的測試標準,并于2009年3月正式頒布。它與ISO 25745電扶梯能效標準不同,VDI4707標準是一項自愿性質的、只針對直梯的測試標準,而ISO 25745則是從維也納協議下發展出來的標準,可對協議國下的直梯和扶梯兩種電梯進行測試。
參考有關資料介紹,該標準適用于新的乘客電梯和載貨電梯的能效評估和分級,同時也可適用于已有電梯能效的確認。依據電梯運行和待機所需要的能量不同,將電梯的能源效率分為七個等級,分別由A至G七個彩色標簽來標識,其中A級綠色代表電梯能源效率最佳,G級紅色表示電梯的能效亟待改善。
依據德國VDI 4707標準進行能效測試共分為六個步驟。首先,需要評定待測電梯的使用類別(類別1至類別5),這與電梯所在建筑物的型式、電梯的用途及運行頻率有關。同時,可以參考電梯制造商提供的相關運行數據及該大樓實際運行統計數據進行綜合判斷。對于評估電梯的能效至關重要的是每一個使用類別對應著特定的每天平均運行時間和每天平均待機時間,而這兩個數據也是后續計算的基礎。接下來,需要在真實運行條件下,進行現場測試電梯的待機及運行所使用的能耗。其中,待機能耗需要由最后運行結束后的5分鐘確定,運行能耗通常需要至少測量并記錄3次運行的能耗值作為參考運行值,然后取其平均值作為最終的結果。在對上述數據進行相關計算后,便可得到需要的各個參數并確定該電梯的能效等級,最終由認證機構頒發德國電梯能源效率證書。
需要說明并引起注意的是:通過德國VDI 4707標準進行能效評估是僅針對單臺評估電梯而言的。即便是型號和所有配置均完全相關的兩部電梯,由于現場安裝條件和使用頻率的不同,其能效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而需要分別測試并分別頒發能效證書。而且電梯在非理想型諧波電流下的低待機功率輸出和高加速功率輸出的測試要求非常高,所以整個流程需要有檢測認證機構的專家指導下進行。
鑒于上述描述,現提供三點內容值得引起注意:
1.按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應該使用中國法定的標準,引進國外標準應當經過相關部門審查批準方可引用;
2.通過德國VDI 4707標準進行能效評估的能效證書只是針對提供單臺樣機而言,因每臺電梯因規格、使用地工況和使用頻率的不同而有別,故不能簡單套用已鑒定的樣機證書;
3.因無相關法規可依照,目前國家現行的節能法規中電梯尚未列入政府采購的節能清單中。
綜上所述,在目前國家電梯能源效率的評價指標與檢測方法的標準未正式出臺前,電梯招標中不宜普遍增設對該電梯能效評估項目的考評內容,當然新標準出臺后也決非見了證書就可簡單打分的。
注:2008年,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主持,國內電梯行業知名專家和學者參與,在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對“電梯能源效率的評價指標與檢測方法研究”課題進行了成果鑒定。會上專家組肯定其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建議,相關部門應繼續深入開展電梯能源效率研究,以促進整個電梯行業的節能降耗。2010年,原課題組對該成果又作了補充修改后申報,但至今尚末形成國家標準(國內有些省市已形成地方標準并予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