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午12點,重慶北碚西南大學旁的永輝超市一扶梯發生故障,電梯維修工在未斷電情況下進行修理,不慎跌入扶梯內,再現扶梯“吞人” 驚悚畫面。所幸消防人員及時趕到,將被困男子救出。
這起事故,雖未造成人員死亡,但類似的電梯“吞人”事件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慘痛的事故一次次給我們敲響警鐘!
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市共有各類電梯42968臺,嚴防各類電梯事故的 發生責任重大。為此,記者日前專門采訪了我市首屆電梯安裝維修工技能競賽第一名、常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溧陽市常協電梯工程有限公司電梯維保員 陳偉雨,聽他談電梯的保養與維修。
在與記者的交談中,陳偉雨對嚴防電梯事故的發生有著自己精道至簡的理解,那就是“規范操作,安全最重要”。
今年36歲的陳偉雨,2005年進入常協電梯公司常州分公司做電梯維保工作,至今已有12年。他說,多年的經驗積累,自己對常規電梯的重要部件、電氣回路都爛熟于心,但每次進行電梯故障排解,都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告訴記者,類似重慶的這起電梯“吞人”事件,主要原因有三點,只要犯了一點,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一是沒有切斷電源就作業,這是維修中的大忌;二是在維修時沒有把電梯設置在檢修狀態;三是急停按鈕沒有調整到斷開狀。
“電梯一旦發生故障,‘快速鎖定和排故’是對維保單位的要求,但快速不等于不要 規范操作。”他給記者講了這么一件事:去年國慶小長假期間,常州某小區一臺34層住宅梯無法啟動,他們到達現場后,先從每層廳門的觸點檢查,可查下來都好 的,就是電梯不動。于是,他們采取“門鎖回路短接”快速法判定故障部位,以中間樓層為界,分“1-17層”和“18-34層”兩條門鎖回路短接進行測試, 結果發現“1-17層” 門鎖回路短接有問題。緊接著,又以8樓為界,再分兩路進行測試,以此類推,最終發現故障在2樓。
陳偉雨說,快速排故法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熟練、精準判斷,就需要維修人員練好 “內功”。據了解,他所帶的5人維修組,要負責150臺電梯的正常維護與運行。每天,他們巡回在每臺電梯間,觀察與分析電梯的運行狀況;每周,利用安全技 術交流會,與獲得“常州市技術能手”稱號的甘武義、甘敏等人一起研究探討,分享各自排除故障的做法和經驗,并從中找出共性與個性問題。“分享的過程,既是 相互學習的過程,更是提高維保質量和精準把脈故障點的好時機。” 陳偉雨說,通過“師帶徒”方式,他已帶了20多個徒弟,如今個個都能獨當一面。
據常協電梯公司總經理史曉敏介紹,他們有電梯安裝、維保人員2000多人,每年 要安裝、維保各類電梯8000余臺,面廣量大,公司不是擔心技術能力跟不上,就怕安全有隱患。為了提高維保人員的安全意識,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除必要的 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公司還專門編制了一套“安全作業規程手冊”,發到每人手中,所有工程項目均實行安全施工標準化管理,確保實現四個百分百——安全教育 培訓實施率100%、持證上崗率100%、設備驗收和檢測合格后完好率100%、意外傷害保險辦理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