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委“一把手”談安全生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黨中央、國務院提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時值第15個安全生產月,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聯合本報推出系列報道,邀請市直局委負責人談安全生產——
市質監局承擔著全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目前,全市特種設備數量已突破10萬臺(件),傳統安全監管模式遇到了新挑戰。對此,市質監局以強化科技監管為抓手,借力大數據和信息平臺建設,通過遠程監控,探索了一條運用“互聯網+”創新安全監管的新路子。
一是抓住市委、市政府建設“智慧鄭州”的良好機遇,投資508萬元籌建質量安全綜合監管信息平臺。該平臺以信息化為載體,從特種設備的開工告知、檢驗注冊到設備運行中的故障、事故、后期的報廢、停用等,實行全過程跟蹤監控,解決了長期以來特種設備信息數據混亂、監管底子不清、責任不明等問題。
二是從2012年開始,借助科技手段對全市的特種設備進行了四項“手術”。第一項對全市在用的6020臺鍋爐加裝低水位報警裝置,從源頭上杜絕了鍋爐因缺水發生爆炸事故;第二項對全市527臺蒸壓釜加裝快開門式聯鎖保護裝置,將蒸壓釜發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第三項對全市6萬支車用氣瓶實行物聯網管理,對氣瓶的身份與安全技術狀況進行識別;第四項為4萬多部電梯加裝“電梯衛士”,系統可自動向電梯管理者發送檢驗有效期即將到期等短信提醒服務,并對檢驗質量、維保質量和管理質量進行評價。
三是積極籌建鄭州市電梯應急處置中心。近年來,電梯數量、使用頻率增加,成為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新重點。2015年7月,電梯應急處置中心正式成立。這是全省第一個經政府批準核定有編制和經費的電梯專門管理機構。中心設立專線電梯救援電話96333,24小時值守,兼具應急救援、受理投訴、風險監控三大職能。今后,市民只要用手機掃一下轎廂內懸掛的電梯安全標識下方的二維碼,該電梯是否出現過故障以及故障次數、維保時間、服務情況、救援情況、檢驗情況等基本信息便盡攬眼底。如果沒有按時維保,市民還可以通過平臺進行投訴。
四是推進《鄭州市電梯使用管理辦法(草案)》立法。針對現有法規對電梯監管存在的部分制度空白,市質監局聯合相關部門起草了《鄭州市電梯使用管理辦法(草案)》。該辦法已被列入2016年度政府規章立法計劃。目前,電梯立法工作正在有序、穩步推進中,它的實施將為我市電梯安全監管工作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
特種設備安全涉及民生保障,今后,市質監局將緊緊圍繞政府中心工作,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堅守安全紅線,履職盡責,開拓創新,持續提升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水平,為城市建設和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何增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