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長城花園小區,一則公示引起了業主的激烈議論——小區想增加居民樓外掛電梯,以方便高層居民的出行,由此向社區居民征求意見。
老舊居民樓加裝電梯,《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這在寧夏尚屬首次,對于第一個“吃螃蟹”的長城花園社區來說,也面臨著電梯安裝費如何平攤、單元樓住戶不同意安裝怎么辦以及電梯后續的維護費如何保障等一系列問題。長城花園社區黨總支書記趙耐香建議銀川市有關部門盡快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法規,使這項利民工程能順利得以實施。
73歲老人建議加裝電梯
長城花園社區是2006年建成的,小區的普通多層樓房按當時的設計都沒有安裝電梯。住在小區33號樓1單元6層的徐懷斌,當時只考慮到6層的價格便宜而忽略了上下樓的不便。尤其是現在他已73歲,腿腳不方便,上下樓更吃力了。偶然看到新聞上說廣州市民集資掏錢給老居民樓安裝了電梯,實現了老樓的升級,他就想:我們能不能也集資安裝個電梯呢?所以就有了申請加裝電梯的想法。
徐懷斌告訴記者,33號樓1單元有4戶是有老人的家庭,而且樓層都比較高,老年人上下樓非常困難,有的坐輪椅很費勁,有的患急病擔架抬不下去。去年,小區22號樓有一名50多歲的住戶突發心肌梗塞,因沒有電梯,擔架上下樓耽誤了最佳搶救時間。為此,去年7月,他給銀川有關領導寫了封《關于現住樓房增設電梯的請求》,希望出臺相關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增設電梯。同時,這一想法得到了賀蘭縣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李天龍的支持,李天龍也向銀川市有關部門提出了《關于為普通多層樓房安裝電梯》的建議。
這封信和建議引起了銀川市相關領導的重視,要求有關部門對一些拆不了、老人又集中的社區進行調查。今年5月18日,銀川市住建局、銀川市規劃設計院及寧夏通宇電梯制造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來到長城花園小區,現場了解情況,研究加裝電梯的可行性。
據了解,目前在長城花園社區,除了33號樓1單元外,又有4個單元的居民提出加裝外掛電梯。
居民對安裝電梯多有顧慮
寧夏通宇電梯制造發展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徐建軍說,經過他們考察,發現長城花園的樓間距寬,增設電梯后不會影響到消防通道,較適合在外部增設電梯。
趙耐香說,社區的老年人比例在15%左右,對電梯需求迫切。長城花園社區的業主、物業方和通宇電梯公司的人員在5月18日、19日、21日,連續開了三次會確定了在長城花園增設電梯的可能。通宇電梯公司5月24日在長城花園北區的北門口展示了增設電梯的效果圖,并增設電梯用戶意見表。
從24日開始,長城花園北門的效果圖展示處成了最熱鬧的地方。短短兩天時間已經收到近70份意見表,居民們大多支持增設電梯的項目。小區一名保安告訴記者,今年2月,33號樓7層的孕婦羊水破裂,家人抬不動,只好請4名保安幫忙。當時人手緊,保安只能關了門崗去幫忙,“要是有了電梯那就方便多了”。
不過,一些居民仍有疑問:“外掛電梯是否影響采光?”“電梯運行聲音大嗎?”“電梯安裝后,每月電梯維護費怎么收取?”15號樓一層居民馬大爺表示:“我不同意安裝電梯。不符合現有建筑設計規劃,影響采光、占用綠地、制造噪音,還有安全隱患。”
加裝電梯面臨諸多問題
根據寧夏通宇電梯制造發展有限公司的征詢用戶意見表,長城花園的電梯造價在35.5萬元左右,1層、2層免予收費,出資按照3層17.5%,4層22.5%、5層27.5%、6層32.75%的比例,六層需要交納5.77萬元,而3層住戶只需要出3.55萬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徐懷斌所住的單元14戶住戶對這一分攤費用方案沒有異議,但是對其他單元而言,如果安裝電梯的支持率不高,那么可否像動用小區物業維修儲備金那樣,只需小區三分之二的居民同意,就可以實施?同時,按樓層分攤安裝費的比例,目前只是電梯公司的一個測算法,也需要相關法律在立法層面上給予固定。另一方面,每戶3萬至6萬元的安裝費,這對大多數居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居民希望地方政府在資金上能給予一定的支持。最主要的是,加裝外掛電梯后,產權歸單元居民所有,后續的維護、維修費用繼續由住戶分擔、負責,能否移交由物業監管也存在著產權上的分歧。
今年4月26日召開的銀川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對《銀川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草案)》進行正式初次審議,這標志著銀川市通過地方立法充分保障電梯安全。“條例(草案)”針對電梯使用單位投入不足、安全隱患不能及時消除的問題,規定了電梯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改造、修理、檢驗檢測、安全評估、更新等資金的籌集、使用、監管、公示等內容。但于老舊小區新安裝電梯的相關情形并未涉及。也就是說,這一塊在立法上仍然是個空白。
趙耐香介紹,就增設電梯事宜,銀川市近期已連續3次召開現場會、座談會,希望以長城花園小區為試點,解決老舊小區居民上下樓不方便問題。
趙耐香表示:“老舊居民樓加裝電梯,這在銀川尚屬首次,牽涉方方面面的問題,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低層居民和年輕房主不愿意掏錢、安裝費用的分配,住宅加裝電梯是否滿足建筑結構、消防安全要求等問題以及安裝后的日常維護、安全監督誰來擔責等,這些都需要一一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