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報刊登《貨梯交付僅4個月出現問題7人被困 小區電梯頻繁故障誰之過?》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少市民和網友給記者留言提出乘坐電梯時的疑問。昨日上午,長江日報記者前往武漢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實地了解電梯運行時的使用常識、安全事項。
網友“艾菲”通過本報微信平臺留言:“不少動作電影中,電梯從井道內急速下墜隨后爆炸的場景讓人觸目驚心,乘坐電梯時真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市特檢所電梯專家劉躍進笑著說,“電影里的描寫太夸張,實際生活中急速下墜的情況極少,除非人為破壞,但就算電梯鋼纜全部斷裂,也還有好幾道急停開關可以保證電梯安全。”
劉躍進介紹,一部垂直升降電梯從樓頂機房到電梯轎廂,再到每樓的層門、上下端站、井道底坑,有多道安全防護屏障,幾乎每個環節都有急停開關,還有限速器安全鉗、底坑緩沖器等多項保護措施,這大大小小十余類開關保證電梯出現突發情況時,能夠使電梯緩降到安全區域。
對于一些新建成小區,剛安裝的電梯就出現不少故障問題,劉躍進也一一做出解釋,并提醒電梯使用單位做好磨合期的電梯維保工作。劉躍進說:“就像新買的小汽車有磨合期一樣,電梯這樣的機電設備也有磨合期,磨合期時間為運行3000次左右。”
記者發現,新建成小區電梯的磨合期正是小區的裝修高峰期,不少裝修材料從貨梯甚至客梯上下,由于裝修材料密封不嚴實,砂石容易掉落在電梯層門的縫隙內,造成電梯層門咬合故障。有的裝修工人將材料或其他物品堵在層門處,阻止層門關閉,市特檢所電梯專家稱:“這也會讓電梯誤認為出現故障。”
劉躍進表示,長此以往,還處在磨合期的電梯自動保護裝置會認為電梯經常出現故障,電梯患上“慢性病”,一旦再出現類似情況,電梯都會選擇自動保護,無論電梯內是否有乘客,也不管其他樓層是否有乘梯指令,都會直接返回到底層。
而一旦電梯出現這類非故障的“故障”,不但影響乘客乘梯,還會對后期維修造成影響,劉躍進稱,如果正常情況下使用一年才更換的零部件,有可能因為使用不當3個月就需要更換,“這樣對電梯業主來說無疑增加了電梯維保成本”。
電梯常見問題有哪些?被困電梯如何自救?
本周五“市民觀察團”
邀您關注電梯安全
武漢電梯總量居中部城市之首,隨著全市電梯數量不斷增加,市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越來越離不開電梯,電梯安全也越來越成為了老百姓關心和關注的焦點。
您想知道電梯是如何確保正常運行的嗎?您想知道怎樣乘坐電梯是安全正確的嗎?萬一遇到意外被困電梯,應該如何自救?本周五上午,武漢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推出“電梯安全開放日”活動,本報“市民觀察團”將邀請20位團員參與開放日活動,深入了解電梯檢驗、監管環節以及安全使用的情況,增強市民電梯使用的安全意識。
活動當日,特檢所的技術專家們將通過透明實物電梯進行講解,現場演示電梯構造、安全裝置的作用、正確乘坐電梯知識和被困電梯時的正確解困辦法等,同時還將就市民關心的電梯使用、維護保養、安全運行、檢驗質量等相關問題進行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