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梯作為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越來越被人們關注和重視,且越來越被依賴。可以說,電梯安全關系千家萬戶,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近段時間頻頻見諸報道的電梯安全事故,讓不少市民也開始擔心自己身邊電梯的安全性。
據了解,目前,我市登記在用的電梯超過3000部,電梯保有量還在逐年增加。而電梯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制造單位、施工單位、使用管理人、維護保養單位、檢驗檢測機構、政府監管部門等多個主體,實踐中存在著各主體安全責任不明確、監管體制不完善、事故責任難劃分、法律責任難落實等突出問題,人民群眾對加強電梯安全監管工作的呼聲很高。
百姓關切,就是政府工作的著力點。近日,市政府就加強全市住宅電梯安全管理工作作出明確規定,從嚴規范住宅電梯使用以及與使用相關的制造、安裝、改造、修理、維護保養、檢驗檢測、應急處置、安全監督管理等活動,明確電梯安全主體責任、監管責任,推進電梯安全管理專業化、信息化和社會化,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據了解,市政府《關于加強全市住宅電梯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和各項規定非常具體。如:電梯未明確使用單位的,不得投入使用;每15天至少對電梯維保一次,確保電梯處于正常運行狀態;確保應急救援電話全天候有效應答,保證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時予以排除;在電梯的顯著位置載明最近一次電梯檢驗信息,信息至少應當包括檢驗機構、檢驗時間、檢驗人員和檢驗結論等內容;質監部門應當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予以依法封停;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質量安全終身負責;業主應遵守電梯安全使用說明和安全注意事項的要求,安全文明規范使用電梯等。
記者也從市質監部門獲悉,我市利用“物聯網”先進技術,正在加快建設“內江市電梯物聯網安全管理平臺”。平臺集中了電梯運行數據的采集分析、電梯維保工作及時到位的實時監控、電梯顯性隱性故障提前預報等功能,便于前期及時處理,及時響應電梯事故、故障,開展應急處置和大力度宣傳電梯安全知識的功能。
目前,城區內公眾聚集場所和重點單位的300部電梯監控設備納入先期試點建設范圍,建成后,質監部門可通過電梯運行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監督管理,物業和維保公司可通過電梯實時監控系統進行日常維護、故障排查和緊急救援等,市民則可通過電梯信息展示系統對乘坐電梯的相關信息進行了解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