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包頭市政府、包頭市質監局召開“包頭市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啟動新聞發布會和啟動儀式。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的啟動,標志著包頭市電梯安全管理融入了互聯網技術,步入了“智慧管理”時代。
據包頭市質監局副局長李蒙全介紹,目前,包頭市在用電梯數量近12000臺,占全區總量的20%。近年來,電梯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25%左右,安全運行情況相對平穩。但由于生產、使用、維護保養不當,電梯困人、滑梯、掉層等故障時有發生。為提高電梯應急處置服務能力,加強電梯使用維保管理,2015年包頭市率先在全區開展了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設,在市委、市人大、政府的支持下被列入2015年包頭市政府重點工作。
平臺運用了原有的公共應急處置資源,使用119為電梯應急救援呼號碼,建立法定維保、自愿救援、消防補充的“三級響應”救援機制。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成后,將實現六大功能。一是應急處置功能,保證了電梯困人故障發生時快速準確救援;二是平臺維保監管功能,實現了維保人員到位情況和維保質量的量化考核;三是使用單位確認功能,強化了使用單位對電梯維保過程的跟蹤監督;四是維保和使用管理簽到功能,進一步落實維保人員、使用管理人員主體責任;同時還有統計分析功能,提供了電梯風險監測和重點監管的依據。另外還有精準定位功能,實現了每一部電梯在電子地圖和實際位置的精準定位,提高處置的準確度。
記者了解到,從2015年11月,包頭市建立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至正式投用期間,消防部門通過救援平臺共處理146起事件。
李蒙全表示,包頭市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剛剛投入運行,還存在標識安裝不規范、標識牌損壞、未安裝標識牌、電梯手機信號覆蓋不好等問題,為滿足乘梯人員對電梯安全更高的服務需求,下一步,包頭市質監部門將對全市電梯進行驗收檢查,了解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的實際安裝情況,并盡量協調物業將平臺的標識牌張貼在電梯醒目位置,讓市民了解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的先進功能,合理利用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發揮平臺的真正安全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