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安全牽涉到千家萬戶,居民樓里的電梯安全運行也是居民關注的焦點。日前,在南京市質監局發布典型案例中,就涉及電梯安全。其中南京億文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的是浦口萬潤嘉園,在檢查時發現,該小區34臺電梯都超期未檢,被罰款6萬元。小區電梯安全再次敲響警鐘。
案例
34臺電梯
超期未檢被罰6萬元
萬潤嘉園小區地處南京江北,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小高層住宅小區。由于電梯使用率較高,電梯運營中經常出現問題。
據居民季先生介紹,他家住在8層。去年7月份的一個周末,天氣很熱,吃過午飯后季先生準備出去辦事。當他乘坐電梯下降到4樓時,電梯突然不動了,電也停了。整個電梯頓時就像個悶罐子,無論季先生怎么按求助電話都沒有反應。
無奈之下,他只好打電話給家人求助,好在電梯里有通訊信號,家人得知情況后立即找物業來營救。10多分鐘后,物業人員來到該幢居民樓,此時天梯又恢復了正常。雖然10多分鐘時間里沒有給季先生造成傷害,但是他至今也沒有忘記被悶在電梯里的感受。
談起該小區的電梯,居民路先生也向記者反映,他所居住的居民樓電梯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去年夏天的一個晚上,他和另外三位同住一幢樓的鄰居一同乘坐電梯回家,當電梯運行到11樓時,門開了一條縫然后就沒有反應了。最后只好喊來了物業,從外面按電源才把門打開。
據季先生介紹,該小區的電梯問題時有發生。有懂行的居民經過調查了解,小區里很多電梯沒有通過安檢,于是他們向質監部門舉報。
據南京市質監局相關通報稱,2015年8月21日,根據居民舉報,浦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南京億文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使用的萬潤嘉園小區電梯進行安全監督檢查。經查,發現該公司管理使用的萬潤嘉園小區共計34臺電梯超期未檢。2015年10月,浦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該公司作出行政處罰,并予以罰款6萬元。
數據 去年南京平均每天發生19起事件
今年3月初,南京市質監局就電梯安全情況發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市在用電梯總量為63957臺,同比增長14.33%。電梯使用單位7476家,維保單位134家。南京還對748家在用電梯使用單位的6608臺電梯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問題電梯并建檔610臺,完成整改603臺,提交政府掛牌督辦7臺。
去年開始,南京每個月都公布各區電梯困人率排名,通報維保、使用單位紅黑榜。數據顯示,2015年,96333熱線共處置困人故障6944起,平均每天19起,共解救被困人員9671人,處理投訴故障603起,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平均用時11.49分鐘,現場實施救援平均用時4.57分鐘。去年,困人故障發生次數最多的是鼓樓區,達1023起,主要原因是該區老舊電梯較多。
據南京市質監局有關人員介紹,經改造,使用15年以上的乘客電梯月均困人率最低,為0.68%。月均困人率最高的是使用11到15年的乘客電梯,達到1.45%。秦淮區西白菜園33號都市名園的2號梯,全年困人處置量14起。電梯的使用單位是南京物華物業,維保單位原是南京磊鑫電梯公司,后換成南京信嘉機電工程公司。
發生電梯困人故障主要是外部原因,如運行中停電、進水導致電氣部件短路、機房溫度過高等,占33.18%;人為原因如垃圾、阻攔關門時間過長導致電梯停止運行、野蠻搬運導致門變形和超載等,占22.48%;門系統原因占16.07%。
解釋 電梯故障造成傷害使用單位負主責
那么乘坐電梯發生意外傷害,誰來負這個責任呢?據南京市質監局有關人員介紹,電梯的使用單位是第一責任人。比如自行管理的電梯,發生問題由電梯所有權人負責;委托物業或其他管理人管理的,由物業或其他管理人負責;新安裝電梯未移交業主的由項目建設單位負責。
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賃房、拆遷安置房等保障性住宅(小區)電梯:由所在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會同當地建設、房產、民政、質監、安監等部門,協調落實電梯使用單位。此外,電梯所有權為共有的,且共有人未委托的,應通過書面協議確定電梯使用單位。總之,使用單位未明確的,電梯不得投入使用。
對于電梯困人誰來救援一事,該人士表示,電梯使用單位是電梯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責任主體。須配備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落實每臺電梯的責任人,配置必備的專業救助工具及24小時不間斷的通訊設備;制定電梯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發生乘客被困故障時,迅速采取措施對被困乘客進行撫慰并組織救援。
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是實施電梯應急救援的責任主體。應當建立嚴格的救援處置規程,配置一定數量的專業救援人員和相應的專業救援工具,設立24小時維保電話,保證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時予以排除,接到電梯困人故障報告后,維保人員應在30分鐘內抵達現場實施救援處置。
措施 100個住宅小區試點維保“兩公示”
今年,南京還將督促各區對公眾聚集、投訴舉報率較高的重點場所電梯開展現場安全檢查。對檢查發現的超期未檢、維保資源條件不符合許可要求、應急救援不及時等違法違規行為,將嚴格依法查處。
小區里的電梯誰維保、什么時候維保也將公示出來。今年,南京將在全市100個住宅小區試點推行電梯維保“兩公示”制度,將維保單位履行工作職責自我聲明和日常維護保養時間告知公示,一看便明了,預計4月份實施。
今年,電梯安全責任保險的重點將轉向住宅小區,尤其是保障性住宅小區。力爭到年底,基本覆蓋全市40%以上的在用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