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貴陽市噴水池地下通道內正常運行的自動扶梯。
貴陽市黔靈山路口、大南門等多個繁華路段,地下通道電動扶梯成為“僵尸”扶梯,長期以來一動不動。就此,在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提交了一份“關于盡快恢復貴陽中心城區地下通道電動扶梯”的提案。
提案內容:部分電動扶梯,長期一動不動
貴陽市黔靈山路口、大南門等多個繁華路段地下通道的電動扶梯長期停用閑置,給行動不便的市民帶來不便。目前貴陽市多數地下通道采取深挖方式建成,步行樓梯既陡且深,如沒有電梯,一些腿腳不便的中老年市民只能無奈地翻越欄桿橫穿馬路,存在發生交通事故的隱患。市民對此普遍反響較大,也給貴陽市城市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建議:對檢修好能夠運行的電梯,及時恢復使用;對電動扶梯進行全面檢查,安全技術指標不達標的及時進行維修更換、升級改造,存在安全隱患的及時消除;有關部門加大對電梯的日常監管和檢修維護工作力度,減少電梯的故障率,提高運行安全性;貴陽市還有很多深挖型地下通道需要加裝電動扶梯。
記者走訪:大水淹電梯,一擺就是半年
記者來到黔靈山公園大門附近的地下通道,通道內人流熙熙攘攘,發現地下通道內共有6部電動扶梯,均布滿灰塵,看上去已經很久沒有運轉過。其中一部電動扶梯已經被簡易擋板圍了起來。值得一提的是,原鐵路法院、天怡豪生酒店一側的通道,沒有安裝電動扶梯。
據地下通道一名值班的物業人員告訴記者,這6部電動扶梯已經“罷工”半年之久。原因是半年前一次突如其來的大雨后,積水將這6部電動扶梯的電機淹壞了。從那以后,這6部電動扶梯就成了“僵尸”電梯,值班人員根本不敢開電運行,因為擔心萬一漏電,后果不堪設想。
“這幾部電梯,停了半年多了。 ” 經常通過地下通道到黔靈山公園鍛煉的張珍珍老阿姨,提到電動扶梯就來氣,她說:“這就說明有關部門重視不夠,難道大半年時間還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
據了解,北京路省政協大樓附近的地下通道,有一個方向梯坎多達48步,卻一直沒有電動扶梯。多年來,不少市民通過不同形式進行呼吁,至今沒見加裝自動扶梯的跡象。
停用原因:產權單位復雜,事關利益難免“扯”
采訪中,貴陽市市政工程管理處人行通道管理所一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市政工程管理處所管轄的30座自動扶梯,其中有25座在噴水池等地,其余5座在人行天橋等,由于責任到位、管理規范,目前運行一切正常。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電動扶梯經常停用的原因,除了安全和技術指標出現問題、維修期限不明確導致停用后得不到維修等原因外,還有產權復雜導致日常監管和維護跟不上的情況。
貴陽市人防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透露,目前貴陽市城區地下通道產權單位復雜,大約有市政、人防等七八家之多。有的地下通道是由產權單位的物業公司負責通道的日常管理和電動扶梯的運行。但有好多地下通道雖已投入使用,但建設單位至今還沒移交。這樣一來,電動扶梯電費等事關利益的事就有點“扯” , 所以導致一些地下通道的電動扶梯“一動不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