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屢屢發生電梯傷人事故,其中2015年7月26日,湖北荊州安良百貨“自動扶梯吃人事件”震驚全國。
僅僅四天后,在杭州鳳起路附近的新華坊小區,電梯事故又致一名年輕女子不幸身亡。
“除了這些嚴重事故,普通的電梯困人故障,又有幾個人沒碰到過?”省政協委員、榮安集團董事長王久方說,“電梯安全問題已到了非重視不可的時候。”
兩會前,王久方做了一番調查。他發現,電梯問題不簡單。電梯質量參差不齊,使用和管理責任不明導致維護不當,職能部門監管機制不完善,都是事故多發的原因。其次,一旦坐電梯發生意外,該找誰?是物業公司?是維修公司?還是電梯制造商?或者是政府監管部門?
“這些都應明確,都應做到有法可依。”王久方說。
問題:電梯質量參差不齊
建議:從嚴監管,將問題企業趕出市場
電梯生產企業眾多,產品本身質量參差不齊,是電梯故障頻發的一個原因。
對此,王久方建議,從嚴監管。
“規范電梯生產、安裝行業,對有問題的電梯品牌,不但要曝光,而且要將他們趕出這個行業。”王久方說,要嚴把行政許可準入關,嚴格執行行政許可退出制度。各質檢部門要加強對電梯市場的質量監管,確保售出的電梯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防止劣質電梯流入市場。
問題:電梯維護不當
建議:明確電梯使用和管理責任
除了嚴把質量關,電梯的維護,至關重要。
王久方說,電梯行業里有個說法“三分靠產品,七分靠維護”。每部電梯看似都有對應的維保單位,可實際上,有些維保單位不負責,重大電梯事故中,相當一部分是因維保不當。
在王久方看來,這背后的原因是,電梯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特別是部分小區電梯使用和管理責任不明,一旦出事,物業和維保單位互相扯皮。
此外,職能部門監管機制不完善,監管不力,也使得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問題:高齡電梯服役越來越多
建議:適當補助,推進高齡電梯報廢
兩會前,王久方從質監部門問到如下數據:
截至去年6月底,浙江已辦理注冊登記的電梯約33.1萬臺,年增長15%左右,僅次于廣東和江蘇,位于全國第三。每年電梯乘坐人次達到970億,相當于每天2.66億人次。
這些電梯中,有多少是10年以上的老舊電梯?隨著時間的推進,老舊電梯的數量不斷增多,這個問題會越來越嚴重。特別是杭州、寧波等地,將面臨越來越多“高齡”電梯服役的嚴峻形勢。
王久方說,對于老舊電梯高齡服役的問題,我國首個電梯主要部件報廢國家標準《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將于今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考慮到一些小區的經濟能力,可能存在“敝帚自珍”的情況。對此,王久方建議,作為經濟較發達省份,在執行強制報廢時,浙江可考慮對部分安置小區、保障房小區、老舊小區的電梯,給予適當的財政補貼,促進老舊電梯的報廢更新。
問題:出了事找誰
建議:得有明確法規可依
電梯意外,受了傷該找誰?是物業公司?是維修公司?是電梯制造商?還是政府監管部門?
電梯事故后維權,也是個麻煩事。廣東出臺了《廣東省電梯安全監管改革方案》,率先確定“使用權者”首負責任制度。即首先確立電梯“使用權者”為第一責任人,電梯的“使用權者”必須按規定履行各項使用權責任和義務,并在辦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時予以明確,從而理順電梯所有權、使用權、物業管理權、技術管理權和具體使用者等多個主體的責任,形成了清晰的、可追溯的責任鏈條。
王久方認為,浙江也該出臺這樣的法規,一旦遇到問題,就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