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將老舊電梯推上風口浪尖,填補了國內外電梯報廢標準的空白,推進了老舊電梯更新改造,給電梯更新改造市場帶來勃勃生機。但其實在此前,為了保證電梯使用安全,各地早已開始重視老舊電梯的更新改造,不論是技術支持、政策支持還是最直接的資金支持,都已經開始了行動,部分地區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本期,我們將為您抽選幾個地區進行介紹。
如果乘坐的電梯三天兩頭出故障,有可能是需要報廢換新了。
2015年7月,國家標準委發布了《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國家標準。標準規定了“安全保護裝置、緊急救援裝置、井道安全門和活板門、驅動主機、轎廂、層門和轎門、電氣控制裝置”等13項對電梯安全運行影響較大的電梯主要部件報廢的技術條件。同時,標準也明確將機械損傷、非正常磨損、銹蝕、材料老化、電梯故障、電氣元件破損等6種影響安全運行的失效或潛在失效模式,作為部件的報廢技術條件。該標準將于2016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了解,該標準由我國自主研制,目前國際上尚無相關的國際標準,填補了多年來國內外電梯行業缺少電梯報廢相關標準的空白。
按照國際慣例,電梯使用年限為15至25年,也就是說,15年之后,電梯將進入快速衰老期,要徹底更換這些電梯,需要一大筆資金的投入。以上海為例,如果按15年的設計壽命計算,2萬多部電梯需要更換,大概需要80億元的投入。
全國電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陳鳳旺向《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表示:“通過制定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進行報廢與否判定,再決定電梯整機是否需要報廢,是提高在用電梯安全性的可行途徑,并兼顧了經濟性和科學性?!?/p>
報廢標準明確,電梯主要部件達到其規定報廢技術條件,或達到使用維護說明書給出的報廢技術條件,優先考慮修理,如修理后仍不能符合要求或修理成本過高,需考慮報廢。
“我國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電梯約20萬臺,占在用電梯數量的10%,這一部分電梯都將面臨更新改造。隨著新梯市場慢慢飽和,舊梯改造市場將成為未來企業的主要發力點?!敝袊娞輩f會副秘書長張樂祥表示。
上海市電梯行業協會秘書長支錫鳳表示,電梯主要部件一般都有設計壽命和使用壽命,要結合實際使用環境來判斷電梯部件是否需要報廢。如果是曳引機、控制部分等主要部件壞了,可以考慮對整梯進行更換。同時,他認為,標準出臺將促進電梯行業健康發展,可以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發生,同時也可以推動老舊電梯更新改造。
目前,舊梯更新改造主要集中在政府采購市場,且呈增長趨勢。據公開數據統計,2015年截止目前,全國約有56個電梯更新項目,而2014年僅有45個。以中央單位為例,今年6月-9月為電梯更新高峰期,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土資源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國家衛生計生委、交通運輸部、國家檔案局、環境保護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等單位都發布了電梯更新的采購需求,更新臺數大概在5臺左右。
據透露,國家標準委還將加快推進《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主要部件的報廢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的研制,完善電梯產品的報廢國家標準體系,不斷提升老舊電梯安全運行水平。
陜西西安 建立動用維修資金綠色通道
陜西省西安市電梯數量已由2005年的7200部增加到現在的51000余部,而且正在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西安市使用年限達15年以上的電梯有2000多臺,特別是無物管、無維保、無維修資金的“三無”老舊電梯,故障頻發。
按照《西安市老舊住宅小區更新完善工程實施方案》的模式,西安市積極推動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將建立緊急動用房屋維修資金綠色通道,簡化程序,對已設立房屋維修資金的項目,檢驗檢測機構及時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并出具《特種設備檢測意見通知書》,推動維修、改造更新存在安全隱患的電梯。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指導“三無”老舊住宅的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引入物業管理,不能引入物業的,由業主委員會或當地社區居委員會自治管理。(華商)
廣東深圳 設立電梯維修專項資金
廣東省深圳市每年增長近萬臺電梯,目前擁有電梯總量超過12萬臺。其中,一些老城區、舊廠房等場所使用的電梯因為時間較久,有的超過了使用年限,有的甚至存在設計缺陷、產品淘汰的情況。對此,許多業主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就是更換電梯,但資金成了主要矛盾。
深圳市物業管理協會會長曹陽表示,政府要從專項維修資金上進行研究,把資金充分利用起來。同時,也可以設立電梯專項資金,當出現電梯意外情況時,政府會有普惠性的措施予以幫助。
深圳市羅湖區政府加大力度推進住宅類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作,讓更多的居民受益,并征求意見、完善辦法和法規,切實消除電梯安全隱患、提升轄區電梯安全水平。
為推進老舊電梯改造,深圳市龍崗區政府近期出臺《龍崗區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作方案》,針對全區使用15年以上、有歷史遺留問題以及缺少本體維修基金或少于每臺3萬元且不納入2014年至2016年城市更新改造范圍的老舊住宅小區的電梯實行更新改造資金補貼。符合條件的電梯使用單位均可提出申請,改造更新完成后,項目經驗收合格,政府一次性給予補助。
重慶南岸 老舊電梯改造納入政府考核目標
老舊電梯給市民生活帶來諸多安全隱患和巨大矛盾,要想解決電梯機械故障的本質問題,唯有對老舊電梯進行改造更新,將設備“由舊變新、由壞變好”,才能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近年來,重慶市南岸區由區質監局作為牽頭單位,多次組織協調召開各種會議。截至目前,全區已有40個小區共計175臺電梯完成安全評估并通過了方案評審,共148臺電梯已完成改造,惠及11850戶、35550余人次。從目前已完成改造的情況來看,電梯運行狀況良好,群眾滿意度極高。
值得關注的是,重慶市南岸區將老舊電梯改造納入政府目標考核,形成部門合力。南岸區將老舊電梯改造目標任務具體分解到各部門和相關街鎮,對其進行季度、半年和年終考核,有效督促了各級責任落實。
福建廈門 多舉措促進老舊電梯改造
本報訊 截至目前,福建省廈門市擁有各類電梯30891臺,其中使用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就有1770臺。在這1770臺老舊電梯中,“帶病”運行的不在少數。針對這些問題,由廈門市質監部門牽頭草擬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電梯安全管理的意見》提出了解決方案。比如,對無人管理的電梯,該意見要求各區政府協調、落實責任人,對協調后仍無法落實的,暫時封停電梯;針對老舊電梯的安全隱患問題,該意見從加強住宅小區老舊電梯的安全性能評估、建立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作機制、完善資金籌集渠道等方面,對推動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提出了具體的監管措施;對部分小區電梯選型配置不合理的問題,意見要求有關部門加強監督房屋建筑特別是安置房、保障性住房的電梯梯位配置設計和電梯機房、井道、底坑等土建工程質量。
福建福州 多渠道解決資金籌措問題
本報訊 福建省福州市政府辦公廳日前轉發了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電梯使用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縣(市)區政府要將電梯安全工作納入安全生產責任目標考核,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將電梯安全工作納入到縣(市)區安全生產目標責任體系,落實到基層安全生產網格體系,及時協調解決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中存在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