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與廣告
上海電梯
《上海電梯》創刊于1988年8月,是我國電梯行業辦刊最早的雜志之一。因為它一直堅持以電梯技術理論和應用技術為主的辦刊宗旨,受到國內電梯企業和相關企業及廣大讀者的...
埃略凡特文化傳播DM雜志
2009年1月創辦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傳播廣告》。它不僅能擴大電梯企業向社會各個層面,尤其是房地產企業和物業單位的信息傳播和全面交流;也讓房地產企業及物業公司從...
通報電梯抽查結果不能含糊其辭
廣州市質監局日前通報了今年前三季度抽查發現的41臺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地址和具體問題。記者在近日巡城尋找問題電梯的過程中發現,該局此次通報的問題電梯地址部分存在不夠細致的問題,由于沒有同時通報設備注冊代碼、設備型號,令部分身處問題電梯所在小區的居民感到困惑。
@范子軍:通報“問題電梯”檢測、整改情況,原本既是履職透明公開的具體體現,也是為了打消市民的安全顧慮,卻因而通報信息不翔實反而令大家滋生出不安全感,想必是質監部門始料未及的。而從媒體披露的詳情來看,顯然不只存在信息不全面、工作不細致的問題,而且整改是否徹底、安全隱患有否徹底清除等無疑也有待追問。
電梯安全非兒戲,多起奪命電梯可謂向社會發出了血的警示,作為監管職能部門顯然有責任加強檢查,及時督促排除隱患,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電梯不但要事后整改,一旦發現就應該隨即向社會發出“警報”,非采取必要防御措施的情況下理當及時予以叫停,更要對涉事責任部門和人員依法嚴肅問責。現有情形表明有關方面顯然做得尚欠嚴謹。或許有關方面考慮到公開更多、更詳細細節,會導致少數市民的心理恐慌,但事實表明信息不完全公開,公眾知情權得不到充分保障,才更容易引發不安情緒。
.jpg)
下一篇:首部國都公寓電梯“換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