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漳州的電梯寥寥無幾,而現在,漳州全市共有5000余臺電梯,并且這一數字還在增長。
電梯安全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今年年初至今,漳州質監局將電梯列為重中之重進行專項整治:
截至目前,共有5家不符合維保條件的在漳企業,被強制退出漳州市場;給年限達15年的老電梯“看病”;與消防部門建立救援聯動機制,提升電梯救援能力等措施,獲得一片叫好聲。
現在,市場更規范了、故障減少了、救援能力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更有保障了。
查處:強退5家電梯施工單位
電梯在業內被稱為 “垂直的交通工具”,漳州質監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共有5000余臺。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居多,其中,薌城區占到總數的一半左右。
質監局特安科的相關負責人解釋,漳州在快速發展,未來電梯肯定會增多,預計龍文區、龍海市、漳浦縣會突增。
這么大數量,監管難度逐年增加。漳州質監局高度重視,從今年年初開始,開展電梯專項整治,并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
質監局對在漳州開展維保業務的28家施工單位,進行全面檢查,將其中5家不符合維保必備條件的單位,強制退出漳州維保市場,有效凈化了漳州電梯維保市場。
除了對施工單位說“NO”,質監局還首次開展嚴肅的“約談”制度:對于一年內收到2次以上投訴,或一次性檢驗合格率低于60%的電梯施工單位,進行約談;一年內被約談2次以上的電梯施工單位,暫停辦理新業務,直至整改到位。今年,就有企業因整改不到位,被暫停維保業務。
舉措:為老電梯“看病把脈”
除了對新電梯嚴格把關,年久失修的電梯也是整治重點。
根據 《福建省電梯安全管理辦法》的規定,整治期間,對使用年限達到15年的“老電梯”進行安全性能評估。據介紹,今年共完成20臺老電梯安全性能評估;并指導電梯使用單位開展電梯應急救援演練。
“把脈”老電梯的同時,質監局主動聯系消防部門,促成把電梯應急救援知識培訓,納入漳州消防支隊基層干警培訓內容;同時質監局為消防部門提供電梯救援專家和維保人員信息,并建立聯動機制。
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將電梯鑰匙,交給消防,一旦發生問題,消防可視情況使用鑰匙,以實現第一時間實施救援,減少損失、提高救援安全系數。
提醒:裝修時應愛護電梯
據質監局特安科的相關負責人分析,在電梯的使用過程中,最易出的故障,就是門打不開、升降不穩等。
部分問題的出現,與物業、業主在使用電梯過程中,重視不足、存在誤區有很大的關系。
電梯像車一樣,也需定時“三清”,這包括按15天、月、季度、年進行定期保養。
然而在市場化激烈的競爭中,“維保管理”是個短板:物業可能故意壓低維保費用,維保公司也可能因為費用低,出現維保不到位,影響電梯質量。“物業方面,切忌因為小錢,而輕視安全。”該負責人說。
而在小區用戶方面,也要妥善使用電梯,尤其是在初期裝修房子,運水泥、沙子時,要愛護電梯。
為了解決裝修造成的電梯傷害,特安科的工作人員建議:物業要加強監管,將電梯暫分成“貨梯”和客梯,裝修完畢后,再對“貨梯”進行檢查、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