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與廣告
上海電梯
《上海電梯》創刊于1988年8月,是我國電梯行業辦刊最早的雜志之一。因為它一直堅持以電梯技術理論和應用技術為主的辦刊宗旨,受到國內電梯企業和相關企業及廣大讀者的...
點擊閱讀電子雜志 >
埃略凡特文化傳播DM雜志
2009年1月創辦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傳播廣告》。它不僅能擴大電梯企業向社會各個層面,尤其是房地產企業和物業單位的信息傳播和全面交流;也讓房地產企業及物業公司從...
點擊閱讀電子雜志 >
廣州:探路電梯監管體制改革 解決消費者維權難(圖)

    近年來,國內發生多起電梯事故,人員傷亡數量不少,而在事故發生后消費者維權也頗為不順,電梯生產企業、維保公司、電梯所有權者、使用者責任不清,互相推諉,消費者權益往往難以得到保障,消費糾紛日益增多。同時因鏈條上的關聯者多,責任不明確,對政府監管也帶來很多困擾。

  隨著國內電梯擁有量高速增加,作為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電梯,如何更有效地對其進行監管?消費者在搭乘電梯時權益受損,如何得到及時、快速的維護?廣東今年先行先試,在國內率先改革電梯監管模式,欲為現代行政監管新模式探路。

  ●百姓故事

  搭乘電梯受傷,物管率先處理

  最近,在廣州海珠區一個小區里的廣州市民孫婆婆,在搭乘電梯時,電梯突然出現故障,在落到一樓時劇烈搖動,孫婆婆驚慌失措,在電梯廂里跌倒。事件發生后,該小區物業管理公司人員立即趕到處理,積極協調、聯系電梯維保公司、保險公司,電梯維保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半小時內趕到,馬上打120送傷者去醫院,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也馬上趕到現場進行理賠,并墊付前期醫療費用3.5萬元,第一時間解決孫婆婆的治療費用。據悉,目前孫婆婆仍在醫院治療,后續事宜相關機構、單位也將繼續跟進。

  “這種事如果發生在以前,消費者權益可能沒那么快得到解決。”廣州質監部門有關人士表示,近年來國內發生過多起電梯事故,在事故中,消費者維權難,與電梯相關聯者的糾紛也日益增多。

  據介紹,幾年前廣州海珠區一知名樓盤也發生過一起電梯意外墜落造成乘客受傷事件,事情發生后,該受傷消費者向物業管理公司追責,然而該樓盤物業管理公司卻向維保公司推責,稱維保公司沒有維修、保養好電梯,而電梯維保公司也推責到電梯生產企業,稱電梯生產企業質量有問題,電梯生產企業卻反道維保公司日常沒有維護好電梯造成事故發生,上述三家電梯關聯者對事故發生的責任相互推諉,消費者權益遲遲得不到解決。最后消費者“問責”監管部門,聲稱監管部門沒有盡到監督責任。然而監管部門也叫屈,認為此類消費糾紛屬于民事糾紛,政府部門也不好插手。

  ●專家觀點

  電梯監管新模式亟需立法支撐

  “目前推行電梯使用權者購買電梯事故責任險,現階段還只是鼓勵和提倡,并非強制性執行。這對保障電梯乘客權益帶來一定難度。”廣東省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處長張志光告訴記者,由于強制保險的設定權限在國家,目前只是將保險作為自愿性要求,部分使用單位出于種種原因,積極性不高。部分權屬復雜的電梯或規模小、風險承擔能力弱的管理單位往往更趨向于選擇不購買,增加了電梯乘客權益維護的難度。

  “電梯是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經常使用的垂直交通工具,涉及公眾安全,我們建議國家立法將電梯責任保險納入強制性購買。”張志光稱。

  電梯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的各項措施迫切需要得到法規層面的進一步支撐,如電梯管理合同的執行存在法律風險。“現時格式合同中的‘使用權者’,與我國現有法規規定的‘使用單位’在名稱上不一樣,理解也不一樣。”張志光稱,由于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夠明確,依靠合同約定實行使用權者首負責任可能導致日后維權時的法律風險,亟需我國法律法規對此明確規定。

  ●兩建探索

  構建“首負責任制”新模式

  引入保險制度,完善社會救助機制

  廣東在今年5月率先實施了電梯安全監管體制改革,該體制構建了以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為核心、政府監管為一般強制的現代監管模式。8月,廣東電梯監管模式改革率先在廣州、東莞進行試點,試點4個月來,記者發現在這兩個地方的電梯安全管理出現了不少積極的效應。

  “消費者在搭乘電梯時,一旦發生因電梯事故權益受損時,都能第一時間找到為此負責的人。”廣東省質監局特種機電設備安全監察處處長張志光表示,廣東目前正在試行的電梯監管模式改革,首先明確了“首負責任”,即是在電梯運營中“使用權者”必須擔起首負責任,今后不管電梯事故是誰造成的,使用權者都必須作為第一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首先對受害者進行賠償。之后,電梯的“使用權者”有權對造成電梯事故的制造企業、安裝企業、維保企業、檢驗單位和使用者追索相關損失。當然,如果電梯事故是因為使用權者自身管理不善造成的,則由使用權者自己承擔。

  據悉,今年廣州、東莞實施電梯監管改革后,強制要求“使用權者”與電梯所有權者相分離的單位必須簽格式化合同,明確前者的首負責任。今年7月,省質監局與省工商局聯合印發了《電梯授權使用管理合同示范文本》,在上述兩個試點城市推行。記者昨天從省質監局獲悉,截止9月19日,目前兩地已簽訂授權使用管理合同的電梯達20896臺。

  “廣州有很多中小型物業管理公司或管理者,資金實力不夠。”有業內人士表示,比如有的單體樓小區,只是聘請了兩名人員來管理,一旦發生電梯事故要他們賠償,他們根本承擔不起。廣東目前正在試點的電梯監管新模式里也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據介紹,在廣州和東莞的電梯監管中,提出建立以“使用權者”為參保主體,特種設備生產企業、檢驗機構和維保單位參與的電梯事故責任保險制度,形成社會救助和制約機制。

  “為確保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事故受害人能夠迅速及時得到權益補償,社會救助和保險制約必不可少,建立電梯事故責任險制度十分必要。”廣東省質監局局長任小鐵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引入保險可解決“賠不起”問題,同時也促進電梯安全管理。

  據統計,截至9月中旬,廣州、東莞兩地投保的在用電梯數量達76071臺,約占兩市在用電梯總量的57%。廣州、東莞保險公司分別提供了每年每梯100元保費可最高賠付每梯100萬元,和60元最高可賠付每人100萬元、每梯300萬元的費率。省質監局表示,目前電梯監管新模式在東莞、廣州試點,力爭今年內在兩地所有在用及新增電梯上全面推行電梯使用權者首負責任的監管新模式,明年適時在全省全面推廣實施。

  @記者微評

  小區電梯發生事故,損失由物管先賠。這對于保護乘客權益十分有利。過往,電梯發生事故時,多個與電梯關聯的單位機構諸多推卸責任。實施首負責任制度的實質是建立起清晰的事故責任鏈條,層層落實主體責任,“使用權者”對事故受害方承擔第一賠付責任。廣東“兩建”最后確實落到了民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综合色| 亚洲 欧美 国产 动漫 综合 | 伊人青青综合网站|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天堂|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欧美在线 |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国产AV综合影院|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二|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亚洲图片综合区|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国产人成精品综合欧美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天堂|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五月婷婷综合网|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一97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