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臺的電梯安裝方案中,1樓住戶每戶也需承擔4500元的建設安裝費用
電梯運營維護費用均由住戶承擔,除1樓外,不同樓層需每月支付40至120元左右。
東方網記者陳珠還9月24日報道:今年9月21日,市老年基金會“多層住宅加裝助老電梯”公益項目正式啟動,其中,位于延安西路150弄的美麗園小區和齊河路42號的上南六村成為了首批加裝電梯的試點小區,相應的實施方案也已出臺,引發社會關注。根據目前已經實施的方案來看,住戶也需承擔1/3的安裝建設費用,其中1樓每戶須支付的費用達到了4500元,一時間引發不少市民紛紛上網“吐槽”。
首批試點小區1個已開工
隨著城市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登樓難”成了多層住宅老人頭痛的問題,是申城老人熱切盼望解決的急事。據了解,上海全市有5萬余幢老公房有加裝電梯的需要。事實上,早在2003年,上海就提出了老公房加裝電梯的設想,但由于居民意見難以達成一致等原因,這一設想被“擱淺”多年。今年2月,市老年基金會展開了多層住宅加裝“助老電梯”公益項目的試點,通過一系列走訪、摸底、座談,從12個居民點中遴選出了7幢四樓以上居住老人密度較高、一梯多戶受益程度較高、不同樓層住戶承諾分擔部分費用、愿意出錢比例較高的居民樓。
東方網記者了解到,本次老公房加裝電梯的7個試點小區將分成三批進行。其中,上南六村作為首批試點小區居民加裝項目已經正式動工,而位于延安西路150弄的美麗園小區已正式立項,眼下正在走行政許可程序,申請開工。
市民紛紛吐槽“價格太高”
盡管給老公房加裝電梯是眾望所歸,但記者發現,在不少論壇上,仍有不少市民針對目前公布的實施方案紛紛“吐槽”,主要問題集中在安裝費用分攤上。記者了解到,本次老公房安裝電梯電梯的總體思路是:電梯及安裝費全部由社會資助解決,但井道及施工費由社會組織、政府機構、住戶三方分擔,住戶分擔1/3左右,運營維護費用均由住戶承擔,除1樓外,不同樓層需每月支付40至120元左右。
以美麗園小區為例,1樓和2樓的居民每戶需承擔電梯安裝建設費用4500元,此后按樓層增高費用遞增,6樓住戶每戶承擔的費用達到了10500元,總計為16.8萬元。此外,電梯日常運營和維護也需要錢,1樓因不使用電梯不需要繳付,其余樓層分為三檔按比例遞增,而維修費用則按家庭建筑面積來計算,這不禁引發了不少市民的質疑。
據市民反映意見來看,不少市民對于住戶需要承擔的費用普遍認為“偏高”,一位名為jerry的市民留言有代表性“對于住老公房的老人們來說,一下子拿出幾千元著實不是筆小數目,”。此外,還有市民對目前的費用分攤方式表示質疑,“一樓不用二樓基本不需要,三樓要等電梯還不如自己走走,而四、五、六樓分攤費用又太貴。”
市民許先生認為,對于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來說,安裝電梯確實迫在眉睫,但具體實施起來或許很難,因為光靠企業和政府“獻愛心”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多方出資的路該如何走?出資比例該如何分配?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相關政策來加以解決,否則難免在日后的操作中產生種種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