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新舊電梯全部納入平臺監管
150臺電梯
已在試用“電梯衛士”
目前我市電梯總數為21871臺,在用數19845臺,且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長,投入使用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共有776臺。我市電梯整體運行安全狀況較好,但也存在老舊電梯運行狀況較差、使用安全管理不到位、應急救援不及時和電梯維保質量不高等問題。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采用遠程監管模式,已經在試運行“電梯衛士”監管系統。質監部門透露,它是基于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的電梯公共安全服務平臺,探索建立具有電梯運行狀態實時監督、日常維護保養管理、故障遠程報警、應急救援聯動、投訴處理、信息共享等功能的公共服務平臺。目前該項目還處于試運行、推廣階段,全市有近150臺電梯在試點應用。
致公黨市委會在今年兩會上提出提案:《關于建立電梯物聯網,提高我市電梯安全運行管理水平的建議》。
他們建議在2012年上半年,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廈門市電梯安全動態監管公共平臺。平臺的建設應能起到電梯故障預測預警、電梯故障自動報警、事故救援緊急聯動的作用,提高科學應對電梯事故的能力。
他們建議政府出臺政策,要求新樓盤、小區在入市銷售前,所裝電梯要納入該平臺的監管,驗收合格,方可銷售。另一方面,開展全市老舊電梯監管改造工作,在2-3年內將廈門現有老舊電梯全部納入平臺監管。爭取在3-5年內,該平臺能實現對全市在用電梯的監管。
平臺功能
實現對電梯的24小時不間斷遠程實時監測和遠程實時通訊,電梯運行異常、故障和事故等數據須在第一時間自動傳至平臺;
可利用呼叫中心等手段對事故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協調,通知物業單位、電梯維保單位參與聯動救援,盡速救援被困乘客,處理電梯故障等;
采集、傳輸、保存電梯運行數據,為事故分析、統計、分類、落實事故責任提供依據的功能;
有效監督電梯的日常維保工作,防患于未然。
市質監局已在推動平臺建設
對該建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表示贊同,并在答復中透露已經在推動平臺建設。經過深入調研,他們認為我市電梯公共安全物聯平臺應作為廈門市信息化建設項目之一,平臺擬包括電梯公共安全物聯平臺服務系統和應用系統。
市質監局提出,電梯公共安全物聯平臺服務系統具有接收電梯運行狀態信息,向電梯使用單位以及維保單位發送電梯故障信息;視頻實時記錄和電梯運行數據分析統計等功能。
電梯公共安全物聯平臺應用系統的建設推廣以商業運作為主,由運營商與電梯使用單位、維保單位之間協商解決。系統具有電梯維保過程監督、數字化維保管理、自動報警、應急救援聯動、語音安撫轎廂內乘客等功能,并按照統一標準向平臺傳輸相關信息。
近期打算
爭取項目支持:向市政府提交關于我市建立電梯公共安全物聯平臺的建議;
爭取政策支持:推動出臺廈門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或條例,擬規定新安裝的電梯(尤其是公共場所、住宅小區客梯)應加裝公共安全物聯平臺應用子系統,涉及公共安全的公共場所(如醫院、車站、機場、碼頭、商場、賓館、學校等),在用電梯需加裝公共安全物聯平臺應用子系統。
制定驗收規則:新安裝電梯在監督檢驗合格后,應進行電梯公共安全物聯平臺應用子系統相關功能的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出具電梯監督檢驗報告和辦理使用登記。
【背景】